淀东片区位于:雄安新区东部,片区东邻霸州市和固安县,规划范围南至赵王新河,西至白沟引河,北邻高碑店市,西南隔白洋淀与安新县相望。
主要包括雄县组团(雄县、雄东)、昝岗组团,朱各庄、大营、龙湾、张岗、双堂、北沙口、赵北口七个特色小城镇。
规划面积5669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约138平方公里。
淀北片区位于:雄安新区西北部,规划范围西至萍河流域,北至南拒马河,东至白沟引河,南至白洋淀。
主要包括起步区和容城组团(容城县、容东、容西)、安新组团,贾光、八于、晾马台、南张四个特色小城镇。
规划面积约3979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约178平方公里。
淀南片区位于:雄安新区南部,包围白洋淀,西至保定东站,南部与高阳县接壤,东部与任丘市接壤,北部紧邻起步区。
主要包括寨里组团和安州、老河头、端村、芦庄同口、刘李庄、龙化、七间房、鄭州、苟各庄十个特色小城镇。
规划面积约4391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约33平方公里。
淀中片区位于:雄安新区中南部,规划范围西至漕河、府河与唐河,北至白沟引河,东至赵王新河,南至潴龙河,主要包括唯一一个淀中乡镇圈头乡,规划面积约360 平方公里。
保定容城县
中文名称容城县
外文名称Rongcheng 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河北·保定
下辖地区4镇4乡
政府驻地容城镇
电话区号0312
邮政区码071700
地理位置冀中平原中部,太行山东麓
面积314平方公里
人口26万(2014年)
方言冀鲁官话保唐片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明月禅寺、磁山文化遗址、宋八王衣冠冢、杨六郎晾马台
机场江城机场
火车站白洋淀站(建设中)
车牌代码冀F
建制沿革秦朝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始置县,属上谷郡。
西汉初分封诸侯,划分诸侯国,本县最初的侯国名为深泽。县治在今城子村一带。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董渫(匈奴人)为成侯于深泽地。连袭两代。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今昝村一带建易县。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匈奴降王徐卢封容城侯,始置容城侯国。王莽立新朝,恢复旧制,置深泽县。三国魏文帝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废容城入范阳国。晋武帝重置容城县,属范阳国。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废容城入范阳县。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范阳国为遒县,属上谷郡,辖容城地,治地在今城子村一带。
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契丹入侵,县民奋勇抵抗,县治城池得以保全,故御赐名全忠县,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仍为遒县。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恢复容城县。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改容城属雄州。
五代,容城属契丹易州。
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收复容城境南,移县治于雄州境内,属雄州。契丹亦于拒马河以北新城境内,侨置容城县。形成南北两个容城。金灭辽、宋,南北容城归一,县治地仍在城子一带,属雄州。
至元世祖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容城属保定路雄州。
明初,容城隶属雄州。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复置容城县,属京师保定府。代宗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县治由城子村迁往现址。
清朝,容城隶属直隶省保定府。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容城属范阳道,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府,仍属之。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容城直隶属河北省。
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和伪军冀东保安队侵占容城县城。同年9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中行署4专区领导。1940年8月,属晋察冀边区第十专区。1941年8月,成立容定新雄霸联合县。根据形势的需要,联合县多有变化。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联合县撤销,恢复容城县建制。
1949年,容城县属河北省保定专区。1958年,曾一部分划归定兴,一部分归雄县,同年又划归徐水县。1962年1月恢复容城建制。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容城县属保定地区。1994年,地、市合并容城县属保定市。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容城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京、津、石三角腹地,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全县总面积314平方公里。
容城县,东南西北分别与雄县、高阳、徐水、定兴接壤。北距首都北京110公里,东距经济中心天津100公里。
地质容城县基底构造属于牛驼镇凸起的西南部分,为地震比较活跃区,裂度7度,但境内基底层未见断裂。
第四纪上厚约400-500米。地表以下18-147米,是亚沙土、亚粘土及沙层;地表以下254-430米,是粘土、亚粘土及沙层。以上诸土、沙层的水平构造,呈由西北而东南方向的不连续性条带状分布。从剖面看,土层和沙层的连续比较差。县境北部沙层厚达70米,南部在50米以下。
地形地貌容城县境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属太行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
全境西北较高,东南略低,海拔标高7-19米,自然纵坡千分之一左右,为缓倾平原,土层深厚,地形开阔,植被复盖率很低。
境内有多处古河道,多西北--东南走向,东南部有大片低洼地。受洪水冲积影响,形成了三条缓岗格状隆起,同时形成了大小不等的10个低洼区。即大碱厂、鸭子圈、龙王跑、大麦洼、天沟河(已填平)、午方洼、胡村洼、大河洼、李郎洼、郭村洼。10大洼地共计117000亩,占容城县总面积338%。其中龙王跑面积最大,约25000亩,李郎洼较小,约7000亩。
气候容城县境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7℃,最高月(月)平均气温26℃,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49℃;年日照268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5515毫米,6至9月份占80%。无霜期18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