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t550113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专业有: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工程测量技术、矿物加工技术、矿山智能开采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电子商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空中乘务等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代码为10869;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代码是:300522。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特色、技能型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78年,坐落于安徽省芜湖市。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铜陵有色成人中专学校、铜陵有色职工大学合并组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更名为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天井湖(本部)和西湖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60亩,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设有教学系部6个,开办高职专业28个;有各类在校生13000余人,专任教师400余人;图书馆藏书37万余册。
中文名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Anhui Industry Polytechnic
简称安工学院
创办时间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类别理工
学校特色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主管部门安徽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石小河
高职专业28个
院系设置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资源开发系、管理工程系、基础部等6个系部
校训实践、创新、竞争、和谐
地址天井湖校区:安徽省铜陵市长江西路274号
院校代码9308
主要奖项安徽省文明单位(2017年6月)
知名校友韩兵、李尚坤,闫莹
历史沿革前身溯源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
1960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成立。
1966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停办。
1971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复校。
1972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停办。
1979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复校。
铜陵有色成人中专学校
1983年铜陵有色成人中专学校成立。
铜陵有色职工大学
1984年组建铜陵有色金属公司职工大学。[3]
合并发展2000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职工大学撤销。
2000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铜陵有色成人中专学校成立、铜陵有色职工大学合并组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更名为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5月,学校移交至铜陵市人民政府统筹管理;同年7月,学校西湖校区正式启用。
办学条件院系设置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学校设有教学系部6个,开办高职专业28个。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一览表系部
专业
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艺术类)
电气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
机械工程系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作
资源开发系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金属矿开采技术、矿物加工技术、选矿技术、冶金技术、应用化工技术
管理工程系
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商务英语
师资力量
学校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160余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7人、省级技术能手2人、省级名师工作坊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2个;5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
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陈静等
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7人):黄玉春、刘琴、刘东亮等
市级大师工作室(1个):周跃技能大师工作室
省级教学团队(3个):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等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化工实训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拥有校内各类实验实训室7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100多家。
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2个):金属矿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的化工实训基地(1个):应用化工实训基地
省级特色专业(6个):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测量技术、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技术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等
省级精品课程(15门):《高职高等数学基础》《ASP动态网页设计》《3dsmax》《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
教学成绩
学校学生共获得各类奖项355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35项、省二等奖96项、三等奖179项。
2018年,学校共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项目26项,共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三等奖1个、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28个。[2]
教学成果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20项。
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20项):《高职通识课程系统改革研究与实践》(省级二等奖,2019)、《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及平台设计》(省级三等奖,2019)、《物联网项目引导式教学》(省级三等奖,2019)等。
学术研究科研成果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有130余项省级以及上研究项目;15项科研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有8项应用成果获安徽省及铜陵市科技进步奖。
2016年,学校共申报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5个。
2018年,学校共承担省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项目15项,其中任务9项,项目6项。[1]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据2020年8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藏书约2145万册;年度订购中文纸质期刊700余种,报纸110余种。
合作交流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铜陵经济开发区园区企业共建政校企合作平台;与各类企业和上市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年均承担全省非煤矿山、有色、冶金、化工、机械加工等企业各级各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8000余人次。
文化传统学校标识校徽
学校校徽由学校标识、学校校名组成,学校标识以方形、弯曲的线为主要标志。
精神文化校训
实践、创新、竞争、和谐
社团文化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学生社团专业30个;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展了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观影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科技文化节等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石小河
校长
陈世虎
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周理瑞
常务副校长
李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