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逊风力(Beaufort scale)是一种用于描述风力强度的标准。
它将风力分为13个级别,从0级到12级,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描述和特征。
以下是威马逊风力的级别及其对应的描述:
0级:无风,烟直立。
1级:软风,烟稍微有方向。
2级:轻风,烟可感觉风向。
3级:微风,旗帜展开。
4级:和风,旗帜扬起。
5级:清风,小树摇动。
6级:强风,大树摇动。
7级:劲风,树枝摇动。
8级:疾风,树干摇动。
9级:大风,小树被连根拔起。
10级:狂风,树被连根拔起。
11级:暴风,大面积破坏。
12级:飓风,极度破坏。
需要注意的是,威马逊风力是一种主观的估计方法,它基于人们对风力的观察和经验。
实际上,现代气象学使用更精确的方法来测量和描述风速。
17级
威马逊台风是超强台风级别,风力达17级。
马逊台风发生在2014年7月18日,在当日15时30分在文昌翁田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中心最低气压910百帕。
威马逊台风是1949年以来登陆海南最强的台风之一。
根据我国2012年6月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依据标准气象观测场10米高度处的风速大小,将风力等级依次划分为18个等级,最小为0级,最大为17级,但威马逊台风已经远超过17级的最高标准(612ms),我们可以称之为18级,也是国际航海界关于特大台风的普遍说法。
威马逊(Amazon)并不是一个气象学术语,因此不能准确地使用风力级别来描述它。
然而,如果你指的是亚马逊雨林,在那里的风力级别通常比较低,因为亚马逊雨林地区常年温暖潮湿,气压亦较为稳定,没有像洋面上的风暴那样的强风,而且常年有大量的降雨,使得树木生长茂盛,遮挡了大部分的风。
在此提醒,正确地描述气象现象可以提高科学素养和减少误导。
威马逊是指南美洲上的一种强热带气旋,是指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气旋。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的风力等级标准,威马逊的风速可能达到每秒超过33米(即12级或以上),是非常强大的风暴。
根据历史上的记录和数据分析,威马逊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带来极强的风暴和降雨,给当地地区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灾害。
2014台风
中文名威马逊
外文名Rammasun
最大风速60米/秒(17级)
影响时间2014712-720
造成影响菲律宾
2014年7月15日,威马逊在菲律宾中部沿海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截至18日,台风威马逊已造成菲律宾64人因灾死亡,103人受伤,5人失踪。直接农业损失达668亿比索(约合1536万美元),基础设施损失为4550万比索(约合105万美元2)。
海南
截至22日上午7时,文昌因台风造成死亡人数25人,失踪5人。台风登陆点翁田镇约有23000间农村民房遭受不同程度的坍塌,经济损失约109亿。
广西
截至22日,台风威马逊造成广西9人死亡,3人重伤,4人轻伤,防城港市1人死亡。
广东
超强台风威马逊18日19:30正面袭击广东徐闻,登陆时最大风力达17级(60m/s),致徐闻全县受灾人口30多万,倒塌损坏房屋19000多间,大风暴掠过后,徐闻城乡一片狼藉,直接经济损失逾87亿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