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和合金比例及制作工艺有关,越王剑夫差矛均是吴地的神兵利器,吴地自古锻造武器的名家辈出。
吴地青铜以锡铝铜合金为主,锡铝的含量较高,在锻造过程中会形成一层密度较高氧化锡和氧化铝,成为金属表面的保护膜。
而锻造工艺上,吴地喜欢在武器表面装饰花纹,而花纹的制作往往需要用到酸腐蚀,所以因为酸性物质的腐蚀和氧化导致氧化锡和氧化铝形成。
吴王夫差青铜矛
中文名夫差矛
出土时间1983年11月
出土地点湖北省江陵县马山
所处年代春秋末期吴国
简介此矛装饰华美,锋利无比,是春秋时期一件青铜珍品。值得注意的是以后各地多处出土有夫差矛,夫差矛并非吴王夫差专用武器,而是夫差时期所铸青铜矛。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均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之所以来自吴越两国的顶尖兵器,最终都进入楚国,而最终出土于湖北,有专家认为,这与当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三大诸侯国吴、越、楚相互征伐和文化融合有很大关系。[1]
介绍夫差矛规格:通长295、最宽处55厘米。
出土时间:1983年。
出土地点: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
矛说明:矛身中脊呈三棱形,满饰菱形花纹;
正面近骹处有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矛。骹的横断面椭圆形,平视骹口呈凹字形;
正背两面各有一刻纹精细的兽纹鼻。矛刃锋利,并将脊部铸出血槽,以提高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