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天狼突击队 火凤凰中大结局天狼点名的片段

火凤凰大结局片段中,雷战牺牲后,天狼成为了雷电突击队的队长,片段中,他们对两个队进行了一一点名,喊到雷战时,所有的人一起大声的喊到,代表着雷战永远与他们同在

天狼突击队

中文名天狼突击队

类型反恐特战分队

前身雪枫团

所在地区中国西北地区

隶属西部地区

指挥官黄和平

历史天狼突击队与解放军其他精锐部队一样,这个特种大队的前身具有光荣而悠久的历史—由名将彭雪枫在抗日战争中创建,走出过百余位将军和数以千计的共和国英模。外界一般称其为雪枫团。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军队职能使命的拓展,反恐成为解放军的一项重要使命。

2000年,雪枫团以特种作战连8连为依托,成立了团队历史上的第一支反恐特战分队。 如今,8连有一个响亮而充满血性的名字—天狼突击队。

从特种作战连到反恐特战精锐,天狼突击队走过的道路,正是今日解放军特种部队飞速变化的一个缩影。

名称由来天狼突击队的名称来自西北狼,在西北这个中国重要

的战略方向上,它承担着独一无二的重任。雪枫团政委王龙宏说,无论使用的武器如何先进,无论担负的任务如何变化,也无论面对的对手有多强大,忠诚、忍耐和血性永远是中国反恐特战队的精神标记。

特殊战士天狼突击队标志从特种作战连到反恐特战精锐,天狼突击队走过的道路,正是今日解放军特种部队飞速变化的一个缩影。并不是每名战士都能成为合格的特种兵。天狼突击队指挥官、8连连长王庆新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揭开了特种兵训练生活的种种迷雾。

个头175米的王庆新在天狼突击队里并不起眼,显得矮小而精干。对于一个平均身高在180米的连队来说,要寻找几个帅哥、酷兵出来并非难事。

天狼突击队员由于特殊的身体、心理素质要求,在征兵时,特种兵的淘汰率仅次于各兵种中最高的空军招飞。

在有些地方,经常会出现无法招满的情况。特种大队部队长王炳军说,即使入伍到了特种部队,由于无法适应严酷的训练,一些战士会被调整到其他岗位。 根据王庆新的描述,可以粗略勾画出一个特种兵的标准形象:这是一位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灵敏的反应速度、钢铁般的意志和出色技战术水平的战士。

一如天狼突击队营区里的四句话标语:无所畏惧,无比忠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从外表来看,特战队员都是标准的倒三角体形和棱角分明的面庞。特战队员的体重一般都保持在75公斤左右,全身脂肪很少,都是线条分明的肌肉。

天狼突击队员进行索降训练有一种说法是,特种兵是特殊材料锻造的,问题的关键是特在什么地方。兰州军区某集团军副参谋长李富华长期指导特种兵培养。他认为,传统观念认为,特种兵特在身心素质的过硬,特在对残酷环境的适应上,现在则更加强调智能、技能、体能合一,更加强调运用信息化装备手段的能力和素养。

在天狼突击队,特战队员全部是高中以上文化,30%以上达到了大专文化程度。85%的官兵掌握计算机技

术、军事英语、反恐手语等内容。在此次中巴反恐联合训练中,中方队员能熟练运用多种信息化反恐特战装备、指挥侦察装备,已成为训练场上的新亮点。 所有特战队员都能熟练掌握6种以上轻武器,全部会跳伞、机降、攀登、游泳、驾驶、格斗。

依靠高素质兵员,天狼突击队先后攻克30多个反恐训练难题,连续进行超强度、大难度、高危险性实战训练。

武器装备天狼突击队员配备的各种降落伞手枪:77式762mm手枪、67式762mm微声手枪、92式9mm手枪、92式58mm手枪、06式58mm微声手枪、91式匕首枪、麻醉枪。

冲锋枪:85式762mm微声冲锋枪、05式58mm微声冲锋枪。

突击步枪:81式762mm自动步枪、95式58mm突击步枪、。

机枪:95式班用轻机枪、88式通用机枪、89式重机枪

狙击步枪、85式狙击步枪、88式狙击步枪、巴雷特m82a1

冷兵器:强力弓弩、伞兵刀

反坦克武器:PF98式反坦克火箭筒

车辆装备:猛士高速机动越野车、勇士越野车等

侦查工具:微光观察镜、夜视仪、手持热像仪、微光望远镜、数字侦察仪

武器辅助器材:昼夜电视枪用标准镜、步枪战术导轨系统、二合一瞄具

天狼猛士每年评选特种大队每年评选一次天狼猛士,八连官兵当选的人数最多。钢铁虎教头赵世虎是全大队的格斗搏击教练;人称蜘蛛侠的陈少鹏是全大队应用攀登课目纪录保持者。战士崔新成是连队年龄最小、兵龄最短的战士,加入反恐突击队仅仅半年,先后掌握了特种射击、快速滑绳下等12种特战本领,能熟练操作5种高新侦察装备,荣立三等功。

体能训练一位特战队员每天跑一个5公里,一周跑两次10公里武装越野。

每天睡觉前是6个100——100个仰卧起坐、100下推举杠铃、100个俯卧撑、100次握力掌、100个深蹲、100次压腿。

刻苦训练天狼突击队2009年6月,天狼突击队随特种大队采取空中机降、铁路输送、徒步

行军、摩托化机动等方式,首次昼夜兼程在海拔5200米无人区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创造机动距离最远、机动时间最长、高原行程最长、高原驻训最久、进驻适应最短、高原发病率最低等7项特种兵高寒地区训练纪录。

天狼突击队还连续6年赴雪域高原、沙漠戈壁、山岳丛林地等复杂环境进行超强度、大难度、高危险性训练,将山地攀登、武装泅渡、破袭抢点、8公里奔袭等28个险难课目编排在一起连贯演练。

2010年7月1日至11日在中国宁夏青铜峡地区举行的第三次中巴反恐联训。

天狼突击队驾伞翼机飞行2010年8月3日,刚刚参加中巴反恐联合训练载誉归来的天

狼突击队,再次披挂出征,全员全装参加野外综合演练,在广袤的大漠戈壁纵横转战,展示着中国特种兵的风采。

2012年CCTV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兰州军区天狼突击队选拔新队员的情况。

2014年天狼突击队再次在中央媒体上大幅曝光。

魔鬼训练在75年的漫漫征程中,第21集团军某特战旅八连先后参加过上百次战役战斗,经受了战火硝烟的洗礼,向来以敢当尖刀、善打硬仗着称,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曾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9次、三等功13次。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一个以虎狼血性创造过无数传奇的英雄连队,今天是否还充满血性,是否还能嗷嗷叫着上战场、打胜仗?

班长罗存林与连队4名战士一道,参加旅里的天狼集训,由于训练太苦太累太危险,不少人选择了离开。最后,参加集训的140名学员只剩下20人。宁死也不能退出!尽管每一秒都是煎熬,但八连5名战士始终咬牙坚持:参加国际比赛的队员在身体多处受伤的情况都坚持下来了,他们一直坚持到最后,全部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013年初夏,班长戴强与6名战友组成的特战小分队,与友邻单位在野外进行一场代号为猎人的实兵对抗演练。为弄清蓝方部署,晚上戴强率领队员悄悄进行渗透侦察。由于担心陆战靴踩在地上发出的声音暴露行踪,他命令大家把陆战靴脱掉。于是,队员们穿着袜子踩着乱石,忍着剧烈的疼痛,神不知鬼不觉地渗透到蓝方阵地,把蓝方部署弄得一清二楚。回到驻地,大家双脚鲜血淋漓,但对抗时大获全胜。事后,蓝方知道他们光脚渗透侦察的事情后,不由得竖起大拇指:我们不服你们打了胜仗,但服你们为了胜利敢于拼命这股劲儿!

凭着这股劲儿,八连在国际维和和比武竞赛中16次创破世界级军事项目纪录,在全军、军区和集团军比武竞赛中获得58块金、银、铜牌,并打破21项专业纪录。

血性是制胜的利刃。凭着这股劲儿,战争年代英勇善战的八连,一定能战胜强军路上一个又一个拦路虎,成为能打胜仗的强军先锋。[1]

饿食蝎子第21集团军某旅特战八连是不怕死的天狼突击队。他们,每年有63天魔鬼训练,每天只发一个馒头、一瓶水、一包榨菜,饿了吃蝎子蜥蜴,渴了喝露水蛇血。2013年7月,八连在无空中指挥、无地面引导、无气象保障条件下,在海拔4300米青藏高原完成全军首次高原实跳。他们的口号是:不怕死,不畏战!

没有捷径培养一名优秀的特种兵,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三年。面对《嘹望东方周刊》的提问,王庆新干脆利索地做了回答。

练就一名合格的特战队员没有捷径可言,只能靠长时间地反复锻炼。腰力、臂力、爆发力,一项项艰难累加,直到炼成钢筋铁骨。

单从体能训练来说,一位特战队员的日常食谱是这样的:每天跑一个5公里,一周跑两次10公里武装越野。每天睡觉前是6个100—100个仰卧起坐、100下推举杠铃、100个俯卧撑、100次握力掌、100个深蹲、100次压腿。

这些训练内容看似简单,但长期不懈地坚持下来,练就了特战队员超乎一般军人的能力。

九班班长宋振海为本刊记者演示了手枪快速射击:从枪套中出枪、上膛、瞄准、射击、击中目标,全部完成不到2秒钟。

这位24岁的战士平静地告诉本刊记者:对于特战队员而言永远没有第二枪。要么你首发命中,要么就被对方击中。

宋振海的双手密布老茧,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因长时间接触枪体而受伤最多,手指第一节已有些变形。

除了体能和射击,特战队员还要学习各种特种作战战术和技能,包括楼房突入、街道反恐、自由搏击、多能攀登、快速绳降等等。

2010年7月3日下午,在雪枫团的攀登楼前,中方特战队员展示了快速攀登和应急下滑的拿手绝技—徒手从平地攀上4层楼高的垂直崎岖岩面,用时不到20秒;从4层楼上通过绳降快速下滑到地面,则是不到一秒钟的眨眼工夫。

猎人基地此次对巴基斯坦特战队开放的是目前全军最为先进、全面的特种训练基地。这座按照委内瑞拉猎人学校标准修建的训练中心,被称为猎人基地。

委内瑞拉的猎人学校乃是当今世界最为著名的特种兵训练基地。它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初衷是提高委内瑞拉陆海空侦察分队的训练水平。

由于猎人学校训练强度大、水准高,各国纷纷选派特种兵前往进行强化训练。猎人学校以其艰苦、甚至残酷的魔鬼训练闻名遐迩,淘汰率高达50%至80%。其校训是这里造就的最具战斗力、最凶猛、最有头脑的战士。

天狼突击队与猎人学校有一段不解之缘。

2001年,特种大队军官黄和平奉命赴猎人学校训练。

他在抓绳塔攀越课目时,曾因体力透支从12米高的塔顶摔了下来,昏迷4小时。但被医护人员抢救清醒后,他回到训练场,最终通过魔鬼训练。

到这一期学员毕业时,参训的68名各国学员仅剩下22人。学校荣誉墙上原有的11面参训国国旗,这时也只剩下中国、美国和委内瑞拉三个国家的国旗。

在毕业典礼上,猎人学校的校长亲自为黄和平佩戴最具有献身精神突击队员楷模荣誉奖章,其头像被永久镌刻在委内瑞拉猎人学校荣誉墙上,为中国军人赢得了荣誉。

黄和平回国后即担任天狼突击队指挥官。他在训练中引入魔鬼训练的方法手段,先后培养出一批超级小猎人。猎人基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

在猎人基地大门口的宣传牌上写着:这里锻造的是魔鬼猎人,我们必须挑战极限绝地求生;这里只有无所畏惧的猎人与智勇双全的猎手,没有任人宰割的猎物。

独家探访猎人基地的《嘹望东方周刊》看到,猎人基地中有连续31组高难度障碍:特战队员在沙土、泥泞、碎石中匍匐穿越百米低桩铁丝网;在离地面8米的高空手抓两条钢索走过长30米的钢索;凭借爆发力攀上45度倾斜的隔绝墙;穿着湿滑的军靴,在爆炸中快速通过蛇形独木桥;跳进2米深的泥潭,保持浮力并连续托举弹药箱50次。

魔鬼训练的目的就是在心理、意志和身体承受力达到极限的情况下磨练特种兵的战斗意志,把顽石变成钢铁。特种大队副大队长何健说。他曾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著名的突击·爱尔纳国际侦察兵比武并夺冠。

他告诉本刊记者,这么多年来很少有战士能够在两年义务兵服役期就通过全部课目。但是通过魔鬼训练的特战队员都可以孤胆深入敌后,在关键时刻发挥反恐尖刀的作用。

伤疤勋章其实在解放军中,有许多部队都可以划入特种部队的范围,包括空军和海军中的快速反应部队。不过,随着现代战争显示了不同以往的种种特点,更加小型、精锐,负有非传统战争或者非对称战争使命的特战队更符合特种部队的定义。

一名特战队员的行头至少是这样的:一身特种迷彩服,一套作战背心,一副绳降装具,一顶头盔,一双作战靴,一副护膝。如果需要跳伞机降还要背负一套主副伞包,当然还少不了脸上涂的油彩和醒目的特种兵臂章。不算携带的武器,这样一套装具下来,至少也在20公斤左右。如果要野外生存,还要携带一个重达30公斤以上的野战背囊。

不同的作战岗位携带不同的武器。此次联训中,中方展示了大量制式武器和特种装备。

从公开画面和照片中军迷们可以看到,天狼突击队既有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炮这样在2009年国庆阅兵中出现过的常规武器,也有05式58毫米微型冲锋枪和06式58毫米微声手枪等新式装备。

微声冲锋枪发射时,枪口侧面2米处的噪声峰值刚刚超过100分贝。站在旁边,几乎只能听到枪机撞击其他零件的声音。微声武器普遍装备在世界先进国家的特战部队中,能够为特种作战、无声歼敌提供方便,从而弥补手枪及自动步枪存在的不足。

特战队员的武器上经常会装配昼夜电视枪用标准镜、步枪战术导轨系统、二合一瞄具等辅助器材,头盔上有微光观察镜、夜视仪,并携带手持热像仪、微光望远镜、数字侦察仪等侦察工具。

另外一些特种装备还包括抛绳器、复合探雷器、便携式激光炫目器等等。在公开画面中还可以看到,中国反恐特战队还装备有展翼不到1米宽的无人飞行器,可承载两人的动力三角翼,国产猛士军车、猛士侦察车。甚至降落伞就有几个型号。

携带这些先进装备的是许多与《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有几分神似的特种兵。比如此次联训的中方搏击组教练赵世虎,本刊记者曾目睹他在右臂后,用一根长约20厘米的细铁丝对着伤口连缝3针,然后从迷彩服上扯下1块布头,完成包裹。

演练全部结束时,从他右臂伤口流出的鲜血染红了紧握的钢枪。一位观摩的将军走到他面前,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称赞他是特战兵中的钢铁汉。虽然在和平年代,但赵世虎身上仍有52块伤疤。

联训显威中巴联训2010年7月上旬,中巴反恐联合训练中,兰州军区某特种大队八连天狼突击队大放异彩,赢得盛誉。

记者走进八连训练基地,迎面画着一只张开大嘴猛扑向前的狼头,下面有一行醒目大字:这里就是战场,我们必须挑战极限,绝地求生,否则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猎物。

某特种大队大队长王炳军介绍说,基地建立以来,八连官兵每天在跨越天堑、牵引横渡、毒气通道、丛林障碍、弹药箱推举池等30个障碍物的基地至少训练一个全程。王炳军说:每一个报名来这里训练的战士,都是各连队的训练尖子,但要成为正式的特战队员,不掉十几斤肉,脱几层皮,在这里根本毕不了业。

指着被官兵称为步步高的障碍物,八连连长王庆新给记者介绍说,这个障碍物由高度分别为12米、16米、22米的木质横杠组成,间隔为15米,要求特战队员从上方快速通过。步步高下面,是百米低桩铁丝网,官兵要在沙土里、泥泞中、碎石上正面匍匐,仰面挪移。战士陈少鹏带记者来到不远处的水池前介绍说:按照规定,特战队员在跳下水池后,要将重25公斤的弹药箱从水下捞起,上下连续推举不少于50次。

这还不是最难的。说话间,官兵们把记者带到了绝境自救障碍物前。这个障碍物由两个长10米宽5米的水池组成,中间以宽为15米,长4米的方形通道相连,训练中水池顶部封闭,特战队员必须潜入水下自行寻找钥匙,先打开手铐,尔后再潜入水下寻找通道钥匙,闭气通过灌满水的通道

还有迷宫一样的毒气室,人进去后只能扶着墙找出口,找错了就得返回重来这30个鬼门关闯完,还要进行步枪、手枪和狙击步枪的特种射击。那时候人都快累瘫了,要打准很难!特战八连射击教练、上士班长杨德峰对记者说:但你必须一枪打死敌人,否则结果只有一个——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在八连官兵眼中,军人对于胜利就应该如狼之于猎物,一旦盯准,必尽全力。一次,士官赵世虎参加演习时,锋利的岩石将他的右小臂内侧划了一条长约7厘米的血口子,看着伤口呼呼冒血,赵世虎心一横,撕块布条扎住伤口继续战斗!那年10月军区侦察兵比武,士官张玉在比武中不慎将脚踝扭伤。第二天,他毅然带伤参赛,并以1分27秒34的成绩创军区侦察兵专业新纪录。

狼群,是最有团队精神的动物群体。八连连长王庆新说,团结一心争取胜利的精神,深深渗透进了八连官兵骨髓。那年4月,八连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外训。一天夜里,宿营地突遇沙尘暴袭击。几乎在同一时间,全体官兵冲出帐篷,保护装备器材。飞沙走石中,副指导员杨龙的眼镜被石子打碎,火力班班长沈志新被撕裂的帐篷卷倒。狂风中,什么指挥口令也听不见。全连官兵靠着手势和平时训练的默契,拉绳索、抬圆木、搬沙箱宿营地挺住了咆哮的沙尘暴的侵袭。

狼群出击前从不声张,一旦盯上目标即如影随形,哪怕盯上几天,饿上几宿。特种大队副大队长黄和平告诉记者,连队连续6年赴雪域高原、沙漠戈壁、山岳丛林地驻训。动力三角翼训练难度大、危险性高,在空中一旦遇到空中停车或瞬间强风就有机毁人亡的危险,连队干部带领专业骨干反复试飞论证,形成了全天候空中侦察能力,训练成绩在全军名列前茅。

解读狼图腾,记者信服这句话:生命是战斗出来的,战斗是生命的本质!

获奖荣誉天狼突击队曾四次被授予荣誉称号。
2010年8月,参加完中巴反恐联合训练又载誉而归。
第二届巴基斯坦陆军团队精神国际竞赛在巴东部城市卡里杨的一处军营拉开战幕。来自西部战区陆军某旅的8名参赛队员与巴基斯坦、土耳其、约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英国等6个国家的代表队同场竞技,角逐金牌。旨在与参赛各国交流班组战术、反恐技能,共享应对恐怖威胁的经验教训。除中国、土耳其、约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英国各派遣1支代表队外,巴基斯坦陆军还派遣了来自不同部队的8支代表队,共有七国14队角逐金牌。竞赛所有课目均带战术背景,昼夜连贯实施,最大限度贴近战场环境,对各国参赛队员的体能、战斗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是重大考验。 [2]
近10年来,八连在国际维和和比武竞赛中16次创破世界级军事项目纪录,在全军、军区和集团军比武竞赛中获得58块金、银、铜牌,并打破21项专业纪录。 [3]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天狼突击队 火凤凰中大结局天狼点名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