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天演论 严复天演论主要思想

严复的天演论宣传的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清朝末年,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

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

严复的天演论参照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人的学识是不断增加的,生产技能逐步变得更加先进,社会制度也要求进行改革。

一个国家如果不进行改革,就会使自己的国力受损失,从而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失败,会被世界所淘汰。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主要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和优胜劣汰。

意义:严复作为系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制度的先驱者,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步观点,服务于中国当时的社会需要,并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天演论

别名《演化论与伦理学》

译者严复

中文名天演论

中文名称天演论

专辑语言粤/国语

唱片公司新力博德曼

专辑歌手卢巧音

发行时间20050614

原作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作者简介赫胥黎像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Darwin's Bulldog)。赫胥黎发表过150多篇科学论文,内容涉及动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和植物学等多方面知识。1893年,68岁高龄的他应友人邀请,在牛津大学举办了一次有关演化的讲演,主要讲述了宇宙过程中的自然力量与伦理过程中的人为力量相互激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根本问题。这份讲稿经过整理,即为《天演论》。

创作背景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英文书名直译应为《进化论与伦理学》。其时,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经济稳定,社会繁荣,自由主义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大航海发达,中世纪宗教的控制减弱,不同思想、文化逐渐繁荣,自然科学空前发展。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的思想学说开始风行英国。

创作观点Evolution and Ethics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愈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愈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进化论学说的基础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奠定的,赫胥黎坚持并发挥了这一思想。

译者简介严复像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今属福州市)人。光绪三年(1877),严复作为清政府首批派遣留学英法的学员,赴英国学习驾驶。在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后改名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的两年半中,考课屡列优等,成为该校的高材生。《天演论》是严复最著名的译作。

译者背景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使东方老大帝国的羸弱暴露无遗。于是传播西学,师夷长技,成为朝野之共识。中国的一批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魏源、王韬、李善兰、徐寿、华蘅芳、郑观应等,为译介西书,传播西方的政治体制、科学知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译介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留下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严复译述《天演论》不是纯粹直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他将《天演论》导论分为18篇、正文分为17篇,分别冠以篇名,并对其中28篇加了按语。他在阐述进化论的同时,联系中国的实际,向人们提出不振作自强就会亡国灭种的警告。严复在按语中指出,植物、动物中都不乏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例子,人类亦然。人类竞争其胜负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其种其力之强弱。面对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严复尖锐指出,中国再也不能不看实际地妄自尊大,一味大弹夷夏轩轾(轩轾xuān zhì)本义:中国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老调,弄得不好,就会亡国灭种。

《天演论》告诉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但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它启示人们,中国(鸦片战争前后)虽弱,但仍有挽救的办法,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

创作影响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天演论 严复天演论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