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城厢中学 城厢中学好不好

好,这所具有80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知名学校,继承治学严谨、求真务实、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文立校、和谐育人的办学思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的教育追求,就是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让学生享受成长的自由,让学生体会成长的快乐,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让学生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是一所很不错的重点中学

城厢中学现有在岗教职工120余人,专职教师85人,其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6名,高级教师45人,中学一级教师56人,高中教学班30个,学生人数 1500余人。

近年学校坚持艺体特色发展,每个年级专设艺体特色班,共9个 。

近三年学校已向艺体大专院校输送新生近1000余人。

城厢中学是一所具有80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知名学校,口碑较好。

它继承了治学严谨、求真务实、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教育资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可以说城厢中学在教育质量和口碑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城厢中学

中文名城厢中学

创建时间1927

类别公立高中

类型高中

所属地区四川,成都

学校简介1927年的3月12日,成厢中学宣告成立。始名:金堂县立中学。刚开办时,规模很小,只招收一个班,只有80多个学生和教学行政人员十多个人,而且当时学生流动频繁。

改革开放前的城厢

1930年,学校设女生部。

1931年又增设国民师范部。

1931年秋,驻军杨秀春旅长出2万银元扩建学校,修建了八个教室、一个荷花池、一条青年之路和法国教堂式的校门。如今只有校门仍然存在,其它早已旧貌变新颜。

1932年春,金堂县立中学更名为金堂县立初级中学。

1934年春,国民党中央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来金堂祭祖送给学校大量的图书,包括两套二十四史及一些古典名著。1935年,学校将原图书室改为季陶图书馆。

1936年秋,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的母亲——中共地下党员赵郁仙(又名赵君陶)来校担任女生部训育主任,兼教历史、地理等课程,当时年仅9岁的小李鹏和妈妈一起住在校内。赵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她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同时宣传爱国主义、抗日救国的道理和革命思想,培养进步青年学生,促使她们走上革命的道路。

陈敏玉(现名高梅)、李希容(现名李铭)等不少学生后来去了延安,先后入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司局级干部。赵郁仙的革命行动,引起了反动派的仇视。

1937年夏,赵郁仙在一次周会上发表题为重新评定一切价值的讲演,随即被校长解聘。随后,小李鹏和母亲去了成都,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1985年12月14日,赵郁仙在北京逝世后,高梅在同年12月30日写了一篇题为《坚强的共产主义女战士赵君陶在金堂》深切悼念她的老师。九十年代,年老的李铭和高梅先后回到城厢中学和母校的师生在一起,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1939秋,教师强华队与美国教师老鹰队进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

1943年春,学校始招高中第一班新生。

1947年秋,因争夺校长职位的风波而推迟两周开学。

1948年春,师范部划出独立为县立师范学校,学校更名为:金堂县立中学。

1949年12月初,校长逃回成都,师生自行放假,12月27日,金堂解放,人民解放军进驻学校。

1950年1月,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建立联合学校

1950年3月—1950年10月,金堂县立女中联合学校师范

1950年10月,仍用原校名:金堂县立中学。

1951年3月,校名:金堂县中学校。

1952—1959,校名:金堂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1959—1960,校名:金堂县第三中学校。

1960—1969,校名:金堂县城厢中学校。

其间,1966年6月,学校奉命停课闹革命,1969年9月全体教师下放各公社,城厢中学被解体,校园成为914部队的营房。

1970—1972,校名:金堂县城厢镇中学校。其间,1971年底,914部队撤离并退还校园。

1972—1980,校名:金堂县城厢中学校。其间,1973年学校开办微生物小工厂、印刷厂等。

改革开放后的城厢

1978年,甘乃德等美国教师来访。

1981年1月,随城厢地区划入青白江辖区,校名:成都市城厢中学校,一直沿用到至今。

1983年3月,建立教代会。同年四月,学生宿舍楼竣工,投入使用。

1985年1月,第一幢教师宿舍楼竣工,投入使用。3月,甘乃德等美国教师再次来访。

1988年,职称改革评出第一批一、二、三级以及高级教师。

1990年5月,第二幢教师宿舍楼竣工,投入使用,11月,实验楼(现名科技楼)竣工,投入使用。

1995年7月,绣水中学正式合并入城厢中学校;10月,东、西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

1998年4月,第三幢教师宿舍楼竣工,投入使用。

2000年5月,办公大楼竣工,投入使用。10月,校行政规定每年11月的第一周为学术活动周。

2001年8月,第四幢教师宿舍楼竣工,投入使用;9月,综合大楼竣工,投入使用;

2001年12月12日,学校档案管理达省(部)级标准;12月16日,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

2002年2月25日,城中食堂竣工,投入使用;10月,第五幢教师宿舍楼竣工,投入使用。

2003年8月,高中部教学大楼竣工,投入使用。10月,诗人、校友流沙河为高中部教学大楼题词:绣水书声,又为校门上题写了校名城厢中学。

2004年6月4日,学校被命名为:成都市示范性普通高中,9月,学生公寓楼竣工,投入使用;10月12日,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为城厢中学题词:继承光荣优良传统,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

2006年学校郭校长被提拔为区教育局副局长。年底,校初中部迁到新建的城厢学校,有约900多名学生和约60多名教工离开了。现校内纯高中,是一所高级中学,有学生1300多人,教师105人。

2008年开始创建新校。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城厢中学 城厢中学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