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徐干徐干(170~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
少年勤学,潜心典籍。
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
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
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
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
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干亦染疾而亡。
徐干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
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
《中论》2卷,《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王镇恶王镇恶(373~418),东晋名将。
北海剧(今山东昌乐西)人。
前秦丞相王猛之孙,五月初五出生,家人以为不祥,王猛却说: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祖父王猛亲自为其取名曰镇恶,既有避讳的意思,又有警示为人处事的作用。
王镇恶的祖父是前秦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王猛。
王镇恶的父亲王休,曾为河东太守。
王镇恶出生于公元373年6月11日,阴历是宁康元年(373年)五月初五。
按习俗,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家人便想把他送给别人家养活,以免对本族有害。
可王猛见了王镇恶后很惊奇,说: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宋书·王镇恶列传》)!所以给他起名叫镇恶。
王镇恶十三岁时苻秦败亡,他流落到河南西部,曾在渑池人李方家寄食。
后来镇恶随叔父王曜投奔东晋,住在荆州,喜读兵书,论军国大事,虽不擅长骑马射箭等武功,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为东晋录尚书事、 中军将军刘裕所赏识。
东晋义熙八年(412年) ,任振武将军,领兵奇袭江陵(今属湖北),击灭了为刘裕所忌的北府兵重要将领刘毅。
十二年,刘裕北攻后秦,王镇恶为龙骧将军,奉命领前锋,和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军自淮水一带出发,长驱直入,迳抵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
次年,又主动向刘裕献策,领水军自黄河入渭水,乘蒙冲小舰溯流西上,与晋军主力夹击长安。
至渭桥(长安北),弃船登岸。
他激励部下,此地离家万里,舟楫衣粮俱无,唯有死战方可求生立功;并身先士卒,率众奋勇冲杀,一举攻克长安,灭亡后秦。
因功进号征虏将军。
王昕王昕,字元景,北海剧(今山东昌乐西)人,生年不详,卒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十年。
少笃学读书。
汝南王悦辟为骑兵参军。
迁常侍,武帝严惮之。
体素肥,遭丧后,遂终身赢瘠。
杨揞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后为人所谗,文宣帝舆朝臣酣饮,昕称病不至。
帝遣骑执之,见其方摇膝吟咏,遂斩于御前,投尸漳水。
昕著有文集二十卷,传于世。
李成李成(919~967)中国五代及北宋画家。
字咸熙。
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昌乐),故又称李成为李营丘。
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
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
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
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
他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学他画法的较多。
画迹在北宋时已经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无李论之说。
作品成功地表现了烟霭霏雾和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中自然山水之灵秀,具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特点。
今有《读碑窠石图》(图中人物为王晓所画)、《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传世。
李成对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师承者众多,有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诜、燕文贵等。
韩熙载韩熙载(902~970),字叔言,五代十国南唐官吏,青州(今昌乐)人。
后唐同光进士。
因父被李嗣源所杀而奔吴。
南唐李升时,任秘书郎,辅太子于东宫。
李璟即位,迁吏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书舍人。
交泰元年(958年)货币贬值,提议铸铁钱,提高币值。
一枚新大钱,当十枚旧钱;一枚新小钱,当二枚旧钱。
仿开元通宝规格,徐铉为书篆文。
新钱铸成,广为流通。
韩熙载拜户部侍郎,充铸钱使。
后升任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承旨。
韩熙载博学,善文,史称制诰典雅,有元和之风。
,工书法,与徐铉齐名。
性格放荡蓄有爱妓王屋山。
卒后追封为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
有《定居集》、《拟议集》(已佚)、《格言》50余篇。
赵池赵池(生卒年不详),明后期官员,昌乐人。
1568年(隆庆二年)举进士,为行人,继为御史。
万历初,司礼太监冯保之侄仗势不避道,被他拿下枷示。
后出为汝南知府,以病乞休。
阎循琦阎循琦(1711~1776),字景韩,号玮庭,清乾隆时期大臣,昌乐县河头乡黎家村人。
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随父宦居各地,读书能见其大,为文亮拔至深。
1738年(乾隆三年)举人,1742年(乾隆七年)进士。
任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授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迁京畿道监察御史,后历任吏部掌印给事中兼吏部文选司掌印郎中、内阁侍学士、刑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职。
任间勤于国事,敢于谏疏,务实恤民,有政绩。
曾改造京西门头沟煤窑,倡开渠凿洞排水,淤去煤畅,官不费而民不扰。
督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筹划详明,皇帝称其才可用。
上奏救灾银封实施办法,切中时弊,深得皇帝赞赏。
诰授资政大夫。
1775年(乾隆四十年),于京城病殁,赠太子太保,谥恭定公。
阎循观阎循观(1724-1771),字怀庭,山东昌乐人。
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
乾隆七年(1742),阎循观年仅十八岁就考中举人,后讲学于麓台书院。
阎循观在麓台书院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为麓台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阎循观因病去世,年仅45岁。
他去世后,韩梦周继续在麓台书院从事教学工作。
后人把阎循观与韩梦周,并称山左二巨儒。
当代吴爱英吴爱英,女,汉族,1951年12月生,山东昌乐人, 197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鸿忠李鸿忠,男,汉族,1956年8月生,山东昌乐人,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l975年8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
大学学历。
现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天普王天普,山东昌乐人,1962年生,1985年7月青岛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基本有机化工专业大学本科毕业;1996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3年8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在2006年5月当选为中国石化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并任中国石化总裁。
王国华王国华,山东昌乐人,早先在内地从事教育、出版工作,1992年任香港《大公报》社长。
他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庆祝香港回归筹备委员会委员。
现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吴爱英
中文名吴爱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中央党校
出生地山东省昌乐县
山东省昌乐县山东省昌乐县
人物履历吴爱英197103——197308,山东大学政治系学生、校党委委员、班党支部副书记、副班长;
197308——197412,山东省昌乐县委党校教员;
197412——197509,山东省昌乐县高崖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509——197611,山东省昌乐县委常委,城关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611——197807,山东省昌乐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兼城关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807——198210,共青团山东省昌潍地委书记、党组书记;
198210——198912,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主席,省少工委主任(其间:198809—198901,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8912——199008,山东省妇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9008——199206,山东省妇联主任、党组书记;
199206——199304,山东省妇联主任、党组书记兼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分院院长;
199304——199305,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妇联主任、党组书记兼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分院院长;
199305——199804,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其间:199403—1994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509—199710,山东大学国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课程进修班学习);
199804——200203,山东省委副书记(其间:199809—200107,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在职研究生政治学专业学习;200103—2001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203——200311,山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200311——200506,司法部副部长(正部长级)、党组副书记;
200506——201702,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其间:2004年至2006年,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法学理论专业学习)。
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法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