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的,。
2 这是因为根据相关政策和规划,衡山东湖被确定为南岳区的一部分。
这个决定可能是基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考虑的结果。
3 后,可以更好地统筹规划和管理该地区的资源和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南岳区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衡阳南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岳区常住人口为70370人。
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2亿元、511亿元、4088亿元,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增长37%、33%,第二产业下降3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105:841。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25%,二季度GDP同比下降13%,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6%,四季度GDP同比增长25%。
中文名南岳区
外文名Nanyue District
别名Nanyue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430412
行政区类别区
所属地区湖南省衡阳市
地理位置湖南省中部偏东,衡阳市北部
下辖地区祝融街道、南岳镇、寿岳乡
政府驻地衡阳市南岳区祝融南路
电话区号0734
邮政区码421900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衡山、藏经殿、南岳大庙、祝融峰、水帘洞、南天门、万寿大鼎
机场南距衡阳南岳机场60公里
火车站衡山西站、衡山站、衡阳站、衡阳东站
车牌代码湘D
面积1815 km²
地区生产总值4861 亿元(2020年)
人口数量70370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基本概况南岳区南岳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湘江之西北的湘中丘陵山区,衡阳市区之北侧。地处东经112°45′~112°50′,北纬27°12′~27°40′之间,北至湖南省省会长沙136千米,南至衡阳市区50千米,东至衡山县城15千米,西至邵阳市170千米。全区土地总面积1815平方千米,其中:中心景区面积达1007平方千米(一级保护区485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522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0085%,为湖南省最小的县级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188%。[1]
历史悠久名气大。南岳古为荆州之域,是湖湘文化发祥地。相传舜帝南巡,曾在此诏会诸侯,遗存舜溪、舜洞;大禹治水,曾在此杀白马祭天,最终得金简玉书而治服了洪水,留下禹王碑;唐代韩愈诚心开云,邺侯李泌隐居筑室,怀让磨砖作镜开悟马祖道一;宋代朱熹、张栻踏雪吟咏,胡安国、胡宏父子讲释《春秋》,宋徽宗御题天下南岳和寿岳,明代船山筑庵著书立说,清康熙帝写了《重修南岳大庙碑记》。近代抗日烽火弥漫,国共合作在这里谱写了民族救亡的新篇。古往今来,历史名人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宋徽宗、王夫之、朱熹、胡安国等都留下过遗迹,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罗荣桓、叶剑英、陶铸、胡耀邦、江泽民、乔石、朱镕基等先后到过南岳。南岳留有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磨崖石刻。唐宋以来创办了邺候书院、甘泉、文定书院等10多所书院,使南岳成为湖湘学派发源地,故又享有文明奥区之盛名。
南岳衡山是中华五岳之一,1979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对外开放,1982年恢复设立省立南岳管理局,1984年5月成立衡阳市南岳区,同时保留省立南岳管理局的牌子。
南岳区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1007平方公里,辖三乡一镇一街道办事处、27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9万。天下名山,五岳称最,南岳为五岳独秀。南岳衡山古树名木遍布,生态植被完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四季景观特色明显,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158%,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8600个/cm3,有天然氧吧之称。
南岳为宗教名山。佛道教传入南岳已有两千年历史。佛道两教共存一山、共居一庙、和谐共处,在宗教界唯独仅有;五叶流芳的禅宗文化地位崇高,影响巨大,南岳为南禅文化发源地;南岳的香火旺、菩萨灵,在民间流传已久,是远近闻名的宗教祈福和民间朝拜圣地。南岳为寿山之尊。祈福朝南岳,求寿登南山。南岳的福寿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宋徽宗御赐寿岳之名,康熙帝钦定主寿之山。人们常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南岳衡山。
南岳为抗战名山。八年抗战,蒋介石八上南岳,四次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国共两党合作创办了三期游击干部训练班,现存的南岳圣经学校是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南岳忠烈祠忠实记录着抗战忠烈精忠报国的悲壮历史,是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的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岳为旅游胜地。南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建有京港高铁、京港澳高速、潭衡高速公路、南岳高速和南岳机场,为南岳旅游构建了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南岳资源丰富,潜力巨大,自古享有众多人文美誉,拥有祝融峰、藏经殿、磨镜台等11大景区、200余处景点,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
佛道并存影响广。南岳衡山为南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国南禅、天台宗、曹洞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之发源地。道教从西周开始即在南岳活动,佛教从西晋开始传入南岳。佛教禅宗中的曹洞宗、临济宗、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均出于南岳,因此,南岳素有五叶流芳之称。汉发源于南台寺的曹洞宗,日本就有800万弟子。道教中的黄庭观相传为魏夫人升天的地方,历史地位很高。南中国最大古建筑群的南岳大庙,东有八观(道教),西有八寺(佛教)。佛道并存共荣的宗教文化不但体现于一山,而且体现于一庙,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一绝。
交通便利客源多。南岳以东18公里处为京广高铁衡山西站,以南38公里处为京广高铁衡阳东站、衡阳火车站,以南45公里处为南岳机场。衡岳高速公路、107国道穿境而过。同时,南岳居在衡阳、湘潭、株洲经济三角区之中,是国内离广州、香港、澳门较近的风景旅游区,既是南部边境往内地要道,是湖南向沿海地区和港澳市场开放的重要窗口,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通过实施外向带动、引资兴区发展战略,促使全区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1997年共发布招商项目47个,接洽、联络客商120人次,洽谈合作项目22个,批准合同利用外资724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总额9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03%。民俗文化城、南岳索道、湖南旅游品交易中心、华升商业娱乐城、财神村、神州祖源、华渝农场、金隆利竹木加工厂等一大批外商独资或合资项目落户南岳。全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从1994年起连续五年位居衡阳市第一。
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境内气候温和,热量充足,无霜期长,属罕见的生物多样性环境,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亚热带植物基因库之称,境内分布有苔藓植物48科101属152种,维管束植物204科1021属2389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7种。拥有世界独有的自然分布树种绒毛皂荚及号称活化石的千年银杏、富有神秘色彩的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等。有古树名木45科109种3781株。有野生动物17目48科 184种,国家级保护动物28种。有保存完好的7处原始次生林,全区森林覆盖率为788%,其中核心区达907%,景区负离子高达26000个/cm3,是难得的天然氧吧,形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完整生态体系。
城市名片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省唯一)
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神州最佳赏雪佳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省旅游强区之首
湖南十大旅游区之首
自然地理位置面积南岳区土地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景区面积达1007平方公里(一级保护区485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522平方公里)。南岳区城市规划区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以南岳古镇为中心,北、东、南三面分别与衡山县福田、沙泉、师古、祝融、马迹、东湖、望峰、岭坡等8个乡镇接壤,西面与衡阳县界牌镇毗连。南北走向的南岳衡山72峰穿境而过,其中43峰坐落境内。
风景南岳区居在衡阳、湘潭、株洲经济三角区之中,是国内离广州、香港、澳门较近的风景旅游区,周围环绕着古老宕层形成断续环带的岭脊山地,内镶大面积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层的红色丘陵台地,构成典型的盆地形势。野生动物有野羊、野猪、白骛、山鸡、鸟雀等,山下流水淙淙,百川入湖,南面红旗湖水库水面330亩,集雨面2km2,水平如镜,清澈见底。北面祠塘冲水库,西边九龙冲水库、过路塘水库环绕山脚。
南岳地处湘中,距衡阳市中心25公里。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山上山下气温常年相差10度左右,全年雨量充足,高山有近半年的云雾期,保存着多处原始次森林,故在生态旅游中有春看花,夏观云,秋望日,冬尝雪等旅游项目。五岳独秀风光好。南岳风光旖旎,古树参天,秀丽多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素以五岳独秀闻名于世,历来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和避暑胜地。山上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次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75%。有东晋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皂荚,带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等秀丽的自然风光,至今仍在五岳中称秀。1997年南岳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区。飞瀑流泉、庵堂寺观到处可见。有72峰、10洞、5岩、38泉、25溪、9池、9潭。南岳新辟和恢复景点119处。山上平均气温175℃,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为四时佳景;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水濂洞之奇、方广寺之深四绝闻名遐迩;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飞瀑之雄、禹王城之古新四景回味无穷。
河流发源于广西兴安的湘江干流,自祁东归阳镇入境,依次流经祁东县、衡南县、常宁市、衡阳市区、衡阳县、衡山县和衡东县,衡阳境内长226公里。衡阳境内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湘江一级支流有舂陵水,蒸水,耒水、洣水。蒸水河发源于邵东县,流域横跨邵东县、衡阳县、衡南县及衡阳市城区,在城区石鼓公园处汇入湘江,流程全长194公里,其中衡阳境内长达1524公里。
涓水:古名兴乐江,又名白果河,为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双峰县昌山,从新桥石地方村入境,沿途流经新桥、贯塘、江东、白果、长青五个乡镇,至长青乡晓岚村晓岚港出境入湘潭县。境内长268千米,河道汇水面积490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98立方米/秒。上世纪50年代前,为衡山第二条通航河道,后因河床淤高,不能通航。
荆陂河:又名金边河,为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南岳紫盖峰东侧福田铺乡,流经沙泉、开云、长江等乡镇入湘江,全长29千米,集水面积1122平方公里。
乌江: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南岳紫盖峰东南侧,流经师古,永和等乡镇,至师古乡乌石铺入湘江,全长20千米,集水面积1194平方公里。
气候南岳区年平均气温175℃,降水量明显偏多,日照偏少,四季分明,期多雨,雨季结束不明显,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日照全年日照总时数为12386(衡南)~14015(衡东)小时,平均为15317小时,较历年偏少106%,依照气候标准为正常,各区域中仅有衡阳市区和耒阳为正距平,其它区域均为负距平,其中衡南偏少200%。四季日照情况,冬、夏、秋季为负距平,春季为正距平。日照的月际间变化中有9个月日照为负距平,特别是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连续4个月为负距平。2月份全市平均偏少782%,居各月负距平之首,衡阳县2月份累计日照为80小时,为历年所罕见。
地形丘陵是山地久经侵蚀的结果。在地貌演化过程中,丘陵是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中间阶段。从构造上看丘陵所在地区一般地壳抬升缓慢,从气候条件上看,一般在温暖湿润地区丘陵分布较多。根据起伏高度,相对高度小于100米者为低丘陵,100—200米者为高丘陵。从发展经济、建设开发山区的角度上看,山地、丘陵及部分高原具有共性。山区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山脉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衡阳市境内,群峰巍峨,气势磅礴,72峰逶迤800里,贯穿7个县市。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自古以五岳独秀风光好,历史悠久名气大,佛道并存影响广,中华寿岳众人仰著称于世。
衡山山脉位于衡阳市中北部,南起衡阳回雁峰,北止长沙城西,长约80公里。关于衡山旧有南岳七十二峰之说,称回雁峰为首,岳麓为足。衡山山脉属华夏及华夏式构造体系,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断块山体。因经历长期侵蚀,成为准平原;第三纪末新构造运动,花岗岩地层上升断裂成今貌。衡山山脉最高峰为祝融峰海拔1301米。
土壤南岳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而成,通透性良好,矿物质丰富,其中水稻土、麻沙土、红壤主要分布在南岳山下丘岗平地,土层深厚,坡度不大,海拔不高,宜种植农作物。而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及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南岳山上,土层薄,坡度大,海拔高,空气湿度大,水温泥温低,宜以林为主。土壤分布因受中山地形、生物气候影响,呈垂直分布状态明显。海拔750米以下为山地红壤,海拔750~850米为山地红壤与山地黄壤交错地带,海拔850~1150米为山地黄棕壤,海拔115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土和石质土。
南岳区资源概况南岳区,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城乡连体,山水独具。雨母山海拔238米,距衡阳市中心5公里,生态环境清雅,人文景观优美,登高处能俯瞰整个衡阳市区,是尚未开发的旅游休闲处女地;蒸水河贯穿全境,沿江风光带开发更添无限妖媚。境内最有优势的矿种:煤、铁、铅、锌、钨、锰、铜、等10多余种。
境内土壤分为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共9个土类,20个亚类,85个土属,261个土种,111个变种,地带性土壤主要有山地草甸土、黄棕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河潮土。全市以红壤、紫色土、水稻面积较大,分布甚广,利用率最高。土壤的地域分布大体是:红壤呈带状或斑块分布;紫色土多呈网状集中于盆地中部;水稻土呈树枝状展布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岗平河谷地带;河潮土呈树枝状分布于开阔地形的沿河两岸;四纪红土壤多呈馒头形的星点状覆盖于紫色页岩上。其空间分布是:因盆地由四周向中间部倾斜形成环状土壤组合。海拔200-300米,由石灰土、砂岩红壤、板页岩红壤、花岗岩红壤构成。岗地与低山过渡地带的丘陵垄冲低洼处,多形成潜育性的水稻土;中间地段形成潴育性的水稻土;丘坡排田常为淹育性的水稻土。海拔300-500米,一般坡度为25-30度,多以砂岩和板页岩红壤或花岗岩红壤组成,在丘陵较低平,又具有水源的灌溉的垄冲、岸地常辟水为田。垄田多为潜育性水稻土,山地为自然红壤。地质构造或断层地带多形成冷浸或矿毒田。山丘的斜坡地,在地表水中侧渗水长期长期作用下,成为渗育性水稻土。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依次垂直分布红壤-黄壤-黄棕壤-草甸。红壤有3个亚类24个土属、61个土种,第二次土壤普查中面积为11586万公顷,分布范围广,海拔760米以下的山丘岗平广布,紫色土面积有1625万公顷,按其表面层碳酸钙含量多少和PH值高低而分为酸性、中性、石灰性3个亚类。分布于盆地中部,海拔60-200米,东起衡东县霞流、大浦,西至祁东县过水坪,北至衡阳县演坡、渣江,南达常宁市官岭、东山和耒阳市遥田,市炉一带。以衡南和衡阳两县的面积最大,衡山县的白果、贯塘亦有分布。水稻土面积2781万公顷。海拔50-500米,依次分布沼泽性、潴育性、渗育性、淹育性和工矿附近和矿毒性水稻土6个亚类。
雨母山乡以山地为主,现有林地面积270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39%,其中以雨母山、七里山为核心的4平方公里区域森林郁蔽、山峦叠翠、空气清新怡人,有衡阳市天然氧吧和生态公园之称。区内有植物53科246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香樟林群落。动物资源已知有兽类和鸟类200余种,其中兽类30种,鸟类17目40科170种以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白鹳、河鹿(车獐)、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虎纹蛙、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果子狸、水鹿、斑羚、鏖麝、鸳鸯。猛禽类有草峭、猫头鹰、褐林峭、短耳峭、大庐、红脚隼、白鹇、峭鹞、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大鲵等。省重点保护动物有白鹭、环颈雉、竹鸡,白骨顶、珠颈斑鸠、华南虎、山斑鸠、苍鹭、牛背鹭、颅滋、中华竹鼠、银星竹鼠、狐、青鼬、貉、豹猫、蛇、蟾蛙等30余种。植物资源。全市有木本植物99科、342属、1047种。国家一级保护珍惜树种有银杏、金钱树、摇钱树、水松伯乐树(钟萼本)、绒毛皂荚、香果树等。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有蓖子三尖衫、杜仲、榉木、闽楠、红豆杉、厚朴等。国家三级保护树种有黄枝油衫、柔毛油衫、凹叶厚朴、桢楠青檀、银鹊树、青钱柳、香榧、金叶、白兰花、湖南石槠、瑶山梭罗。速生优良乡土树种有杉树、马尾松、槠、栲、栎类、青冈、枫香橡木、木荷、刺楸等20科120种。引进树种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油松、黄山杉、华山松、水杉、池杉、落地杉、光皮桦、桤木、意大利杨等。经济林名特优自选、自繁、自育树种有楠竹、油茶、檀桥板栗、祁东无核香柚、衡山九龙李、苹果李、光皮枣、白果等。
森林资源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9916h㎡,全部为生态公益林,森林覆盖率为788%,其中核心区达907%,林地用地中有林地占766%,灌木林地占206%,未成林地占25%,苗圃地占01%,活立木总蓄积量425803立方米。公益林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所占比例分别为3987% 、2706%、 2181%、1126%。南岳衡山优势树种为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据2005年调查统计,现全区林地面积15114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36%,其中有林地面积100760公顷;疏林地6837公顷;灌木林地3900公顷;未成林面积4295公顷;无立木林地219公顷;宜林地27公顷;辅助生产林地0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78%,林木绿化率7778%。活立木蓄积量达9834万立方米,总立竹量67798万根。全区有原始次生林7处173公顷。
土地资源南岳区境土地种类分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水稻土、山地草甸地(菜园土)五个种类,六个亚类。因南岳衡山气候垂直变化大,土壤垂直分布明显。2010年南岳辖区土地总面积为1792778公顷。
矿产资源南岳区境内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主要有钾长石、瓷泥、钠长石、花岗岩石等以及与光体有关的内生矿种如铜、铅、锌、铀、钨、锡等。瓷泥、钠长石、钾长石主要分布于拜殿乡的龙潭、观音二村,铀矿分布于拜殿乡与马迹接壤处,花岗岩石主分布于南岳山脉一带,储量巨大,且龙凤乡的质优。
生物资源南岳区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现境内分布有苔藓植物48科101属152种,维管束植物232科1044属2666种,其中野生植物201科767属1807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1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1种(有银杉、水杉、秃杉、珙桐、金花茶、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长蕊木兰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7种。拥有世界独有的自然分布植物(南岳特有植物)绒毛皂荚和南岳蹄盖蕨。中国特有植物529种,其中植物模式标本采自南岳的有17种。境内有古树名木45科109种3781株。南岳野生动物资源正在逐年增加,现有野生动物17目48科 184种,珍稀濒危动物28种,其中Ⅰ级1种(黄腹角雉),Ⅱ级22种,中国优先保护动物中国特有种(A级)4种(画眉、棕头鸦雀、白头鹎、黄腹山雀)。较著名的野生动物有中华蟾蜍、大鲵、红中华鳖、银环蛇、穿山甲、野猪、灰胸竹鸡等。南岳的昆虫主要是森林昆虫,共有17目186科1835种。有真菌37科83属173种。南岳衡山森林植被类型众多,共有7个植被型,21个群系,包括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竹林、常绿灌丛、落叶灌丛和山顶草甸,大面积为马尾松、柳杉、杉木、楠竹组成的人工林和主要以山胡椒属、木姜子属、山茶属、柃属、杜鹃花属植物组成的次生林,占南岳衡山风景区面积的3/4强。南岳森林植被起源古老,应系第三纪残遗植被。垂直分布规律不甚明显,地带性植被和原生性森林群落仅残存于广济寺、上封寺、藏经殿、龙池、方广寺和常在奄,群落类型分别为水丝梨林、长叶石栎林、包石栎锐齿槲栎林、甜槠林和水青冈长蕊杜鹃林,种类组成丰富、层次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水平高。
水资源南岳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但因境内无入境河流,故降雨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因受地形影响,降雨分布不均,雨量在垂直方向上随地形升高而增大,多年平均降雨量祝融峰最大,半山亭次之,南岳古镇最小;后山三乡地势较高,降雨量与半山亭接近。2010年,全区地表天然径流量为 亿立方米;全年降雨量23345mm,比历年平均值20412mm正常偏多14%。
南岳地下水资源丰富,以裂隙水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南岳有泉井300余处,地下水平均补给模数为15~2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年总量约为2730~3640万立方米。
辖区内无大中型水利工程,且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在前山,全区有小型水库8座,正常库容488万立方米,山塘1700口,蓄水量210万立方米。水库和山塘复蓄系数较大,年总蓄水量约为92655万立方米。另有南岳兴隆水库正在建设中,设计总库容294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77万立方米。
历史文化方言南岳区的方言主要有前山话和后山话两种,都属湘语长益片。大致以南岳山为界,山的东北、东、南讲前山话,山的西北、西讲后山话。具体来说南岳镇讲前山话,拜殿乡、岳林乡北部讲后山话,龙凤乡、岳林乡是前山话、后山话的过渡地带,讲的是前山话与后山话杂糅的夹山腔。
衡山文化南岳衡山历史悠久,自尧舜以来,南岳衡山作为五岳之一的历史已达四千余年。黄帝、舜帝曾在衡山巡狩祭祀;大禹为治水,专程来南岳杀白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宋徽宗、康熙等皇帝为南岳题诗吟咏。相传黄帝委任祝融主管南方事务并封为管火的火正官即火神;祝融教民以火熟食,生活御寒,举火驱兽;制乐作歌,以谐神明,以和人声。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管火有功的火正官,便以他的名字祝融命名南岳衡山的最高峰,并在峰顶建祠用于长年祭祀。
祭祀文化《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故名寿岳。唐玄宗于南岳朱陵洞投龙祈寿。宋徽宗在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御题寿岳巨型石刻。康熙亲撰的《重修南岳庙记》之中钦定衡岳为亿万臣民的主寿之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衡山因而称誉中华寿岳。
宗教文化南岳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这里道佛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道教于东汉末年就在南岳筑观,佛教早在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扎根南岳,宗教文化积淀繁衍已达千余年历史。既有佛道儒共存共荣的南岳大庙、佛教禅宗尊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视为天下法源、曹洞祖庭的南台寺,又有道家立为《黄庭经》发源地的黄庭观等,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南岳独占四处。特别是道佛两教共存一山,共融一庙,共值一殿,共尊一神称为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一绝。
书院文化南岳书院文化始于唐肃宗时。唐代李繁为纪念其历经四朝的(唐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著名宰相父亲李泌,便在南岳建了南岳书院(即今邺侯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清代曾国藩在《重修胡文定公书院记》中写道: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据《湖南通志》统计,清光绪年间,在现南岳区范围内,先后共有邺侯、文定、集贤等书院17处,南岳衡山书院的数量位列全国之冠。
自唐以来,李白、杜甫、韩愈、黄庭坚、张居正、王夫之、魏源等历代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人墨客都曾登临南岳,揽胜抒怀,留下了众多诗词歌赋、摩崖石刻和历史遗存。特别是宋代胡安国父子定居南岳衡山,建春秋楼,创建文定书院、碧泉书堂,潜心研究理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独树一帜的湖湘学派。
抗战文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2月,南岳衡山曾一度成为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指挥中心。蒋介石在此先后主持召开了4次高级军事会议,研讨战略和江南战场问题。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为正面战场培训了3000多名抗日游击骨干。在南岳游干班,以周恩来、叶剑英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和胡志明、季维诺夫等共产党人,曾在此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游击战》战略思想,团结和发动社会各届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国难当头、佛门受辱的抗日战争年代,南岳成立了佛道救难协会。在全民抗战中为全国宗教界人士树立了爱国爱教的典范。南岳忠烈祠成为抗战时期中华大地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抗日烈士纪念陵园。
人口概况截至2019年末,南岳区常住人口7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8万人,农村人口217万人,城镇化率72%;全年出生人口615人,出生率974‰;人口自然增长率47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岳区常住人口为70370人。[3]
政治区委书记:刘浪
区长:蒋炳炎
副区长:刘军、邓朝晖、旷慧忠、谭建红、徐红松、旷诗秦、王志运
风土人情在南岳古镇一带,人们别出心裁在水上放灯迎春或送春。灯系彩纸精制成荷花状,经熟桐油浸透后再以松香涂抹,使之不渗水,花芯灌少量茶油,再插灯芯,点燃后放入古镇内外诸溪流中,任其飘流,小溪便宛如闪光的灯龙。观灯者成千上万,川流不息,场面颇为壮观。
抬地故事是南岳衡山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南岳民谣道:别的戏唱台上,我的戏走街上。民间文人艺匠将历代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事迹编成一个个故事,在庙会期间由古镇四街派人扮成杨家将、岳飞、包公等英雄角色,抬着精制的道具,边走边动作,走一街演一街。演出队伍有锣鼓亭相伴,胡琴唢呐、铜锣小鼓吹吹打打震天响。有时古镇四条街的抬地故事队伍暗中鼓劲,你一场我一场各自使出十八般武艺,令观众眼花缭乱,开心不已。
南岳人祖祖辈辈对祝融火神十分敬重,每年都把第一柱香敬献给他。大年初一的零时钟声刚敲响,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涌向南岳庙,谓之出天行。出门后熟人见面不打招呼,避免撞喜,到了天亮见面才拱手贺岁。出庙时折一段树枝,捡几片树叶回家,谓之捞柴(财)。主妇们赶紧做好丰盛的饭菜,全家团聚一起吃完年羹饭才天亮。有民谣说:鸡不叫,狗不咬,半夜吃饭是衡山佬。
经济综述2019年,南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20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9亿元、493亿元、4089亿元,分别增长27%、64%、94%。三次产业结构为50:102:848。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895%。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南岳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4亿元,增长338%;商品房销售面积93万平方米,增长122%。其中,现房销售面积25万平方米,增长136%;期房销售面积679万平方米,增长117%。
财税收支
2019年,南岳区公共财政收入762亿元,增长4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866亿元,增长789%;上划中央收入10538亿元,下降775%;上划省级收入2782万元,下降803%。一般预算支出总计1494亿元,增长22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996万元,下降2593%;教育支出1402亿元,增长584%;医疗卫生支出9443万元,下降1006%;城乡社区支出44906亿元,增长20938%。
人民生活
2019年,南岳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94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75元,增长83%;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19301元、经营净收入8640元、转移净收入4808元、财产净收入1032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7元,增长89%。
2019年,南岳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4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125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417元、居住支出8884元、医疗保健支出1826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84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85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4101元、居住支出3975元、医疗保健支出1137元。
2020年,南岳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2亿元、511亿元、4088亿元,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增长37%、33%,第二产业下降3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105:841。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25%,二季度GDP同比下降13%,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6%,四季度GDP同比增长25%。
第一产业2019年,南岳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215亿元,增长29%。全区农民合作社67个;家庭农场33个。土地流转面积804万亩,下降012%。
种植业
2019年,南岳区粮食播种面积2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08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063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4363吨,油料产量149吨,蔬菜产量22972吨。
畜牧业
2019年,南岳区出栏生猪166万头,肉牛006万头,肉羊028万只,家禽2410万羽。肉类总产量1584吨。
渔业
2019年,南岳区水产品产量534吨。
第二产业工业
2019年,南岳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4481亿元,增长78%;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815亿元,增长43%。
建筑业
2019年,南岳区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38亿元,增长11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8万平方米,增长121%。
第三产业国内贸易
2019年,南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亿元,增长103%。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2751亿元,增长103%;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539亿元,增长104%。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消费总额196亿元,增长101%;零售业完成消费总额2318亿元,增长104%;住宿业完成消费总额414亿元,增长101%;餐饮业完成消费总额362亿元,增长103%。全区用电量13434亿度,增长117%。自来水销售312万吨,增长65%。天然气销售4828万立方,增长138%。
对外经济
2019年,南岳区进出口总额21万美元,同比去年增长36154%。其中,出口额21万美元。
邮电通信
2019年,南岳区邮政业务总收入105095万元,增长1902%;快递业务量完成45万件,增长55%;快递业务收入完成32183万元,增长1902%。电信业务总量15443亿元,增长4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万户,增长5%;互联网宽带用户15万户,增长10%。
旅游业
2019年,南岳区累计接待游客131637万人次,增长1307%。其中,团队游客12435万人次,增长1302%;中心景区购票2073万人次,大庙景区购票31906万人次,水濂洞景区购票11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352亿元,增长1305%。实现门票收入374亿元,增长508%。
金融业
截至2019年末,南岳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62亿元,增长65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7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96%。
交通运输交通2019年,南岳区养护公路里程共有376千米。其中,国道6千米,省道165千米,县道55千米,乡道49千米,村道815千米,专用公路32千米,其它未列入统计的通村通组公路约165千米。
南岳区交通便利,北距长沙市146千米;南距衡阳市51千米,东离衡山火车站仅15千米。107国道及规划建设中武广高速铁路自西南向东北从区内穿过,直通省会长沙市与衡阳市区。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傍南岳区东部而过。
运输2019年,南岳区机动车保有量20896辆。其中,民用汽车8469辆,摩托车12367辆,农用车59辆,挂车1辆。
行政区划区划沿革南岳区标准地图1984年,衡山县划出南岳镇、南岳乡及东湖、马迹、望峰三个乡镇的10个村,设立衡阳市南岳区(同时保留省南岳管理局。
1998年7月,成立祝融街道,形成三乡一镇一街道格局。
2004年,南岳区辖1个街道、1个镇、3个乡。祝融街道辖白云、岳庙、祝圣、独秀、迎宾、衡岳6个居委会。南岳镇辖万福、红星、延寿、白龙、金月、岳东、水濂、新村、烧田、光明、荆田、兴隆、谭家桥、双田、黄竹、红光、枫木桥、樟树桥、紫峰、泗塘20个村委会。岳林乡辖岳林、莲塘、杉湾、石山4个村委会。龙凤乡辖龙凤、水口、红旗3个村委会。拜殿乡辖龙潭、观音、拜殿3个村委会。
2010年,南岳区辖3乡1镇1街道办事处,27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
2015年11月18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5]35号)批复同意:岳林乡、拜殿乡和龙凤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寿岳乡。调整后,全区辖1个街道、1个镇、1个乡:祝融街道、南岳镇、寿岳乡。
2016年,南岳区辖1乡1镇1街道(即寿岳乡、南岳镇、祝融街道),18个建制村,296个村民小组;7个社区居委会,101个居民小组。
区划现状2019年,南岳区下辖1个街道、1个镇、1个乡 。南岳区人民政府驻祝融街道。
区划现状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430412001000
祝融街道
430412100000
南岳镇
430412203000
寿岳乡[4]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截至2019年末,南岳区公办学校(园)17所,在编教职员工518人,在校学生(含幼儿)10090人。各类民办学校(园)及培训机构41所,在校学生及幼儿5469人,教职工799人。全区小学巩固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100%,小学毕业率和就读初中比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1座,纪念馆4个。整合组织优秀创作人员创作了《芝麻官打假》、《椅背峰下》、《远山的钟声》等6部戏剧新品。共获全国性金奖2个,省级金奖4个。组织文艺团体参加歌曲、舞蹈、戏曲等各类比赛共获国家、省级金、银、铜奖16个。举办了庆七一《歌颂共产党、唱响正气歌》大型歌咏比赛活动,各种广场文化、旅游文化、节日文化、文化三下乡、三贴近活动。 文化产业推进体制改革,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以影视、戏剧、培训、歌舞、娱乐场所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广播电视较快发展。全市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3%。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7%,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新的进展,150个50户以上的广播电视自然盲村和375个20户以上广播电视自然盲村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5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506万户。
衡阳群众喜欢看戏、听说唱,因而地方剧曲种类繁多,流传也广。主要有花鼓戏、湘剧、祁剧、地花鼓、木偶戏、皮影戏、鬼脸戏、渔鼓、丝弦、小调、莲花剧、打连厢、打钱鞭、布围戏、独角戏以及瑶族谈笑等。衡阳花鼓戏以小旦、小生、小丑三小见长,是群众最喜欢的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清顺治年间,由原衡山的采茶调和衡阳的车马灯等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因声腔语言相近,流传地方相通,故统称衡阳花鼓戏。以后,逐步流入全省其他地区。1983年编修的《中国戏剧湖南卷》中,将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戏统称为衡州花鼓戏。湘剧属湖南地方剧的一种,于三百年前由邻近县流入,因受地方方言的影响,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衡阳特色的衡阳湘剧。祁剧因发祥于祁东、祁阳而得名,明朝中叶由弋阳腔传入祁东、祁阳,与本地民歌小调相结合,从而诞生了这一种新剧——祁剧。这些戏曲中运用地方方言,有唱有做,配以乐器,亲切动听,妙趣横生,很受群众欢迎。花鼓戏《打铁》曾被灌成唱片播放全国;湘剧《醉打山门》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汇演中,主演获一等奖。
衡阳湘剧
衡阳湘剧民间称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亦称为衡阳汉调,是特色浓郁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流行地区甚广,涉及到整个湘南,包括衡阳市、衡阳、郴州、衡山、衡东、耒阳、常宁、安仁、炎陵、茶陵、攸县、永兴、桂东、宜章、汝城、桂阳、郴县等县市,还曾流行于江西永新和广东乐昌等地。衡阳的戏剧演出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274年,文天祥路经衡阳,为其时歌舞戏曲之盛所感,写有《衡州上元记》,详细记载了那年他所见到的正月十五,衡阳人民为百戏之舞的盛况。据说,在清咸丰年间,一些湖北汉班艺人来到衡阳,组班或搭班演出,给衡阳带来许多皮簧腔剧目,再加上本省湘剧祁剧声的融入,形成了衡阳湘剧的弹腔。
衡阳湘剧的声腔包含了高腔,昆腔,弹腔三种主要声腔。根据清人杨恩寿、王凯运在《坦园日记》和《湘绮楼日记》中的记载,他们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衡州看到的那些衡阳戏班演出的剧目,基本上显示出了衡阳湘剧初步定型的剧种形态。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记录在册的仍有613出。有昆腔戏41个,高腔戏97个,高昆腔间唱戏47个,弹腔戏418个,杂腔小调戏10个。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连台本戏是多在酬神活动频繁的秋冬之时连台演出,每天演一本,演唱时用大鼓大锣伴奏,因而又称大鼓戏,主要有《目连传》、《封神传》、《岳飞传》、《西游记》、《混元盒》等。
衡阳湘剧的音乐分为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包括昆腔、高腔、弹腔、杂腔小调等四种声腔和过场曲牌、打击乐曲。唱腔今以弹腔和高腔为主,尚保存一部分昆腔剧目。舞台语言以衡州官话为基础,结合中州韵规范而成。衡阳湘剧的昆腔,格律同于昆曲,但咬字颇具地方特色,上声字依湘南上声字调高唱,使唱腔悠扬清亮。传统曲牌有粗牌子、细牌子之分,前者古朴粗犷,腔简字多,演唱速度稍快,用唢呐和笛子伴奏;后者细柔婉转,腔繁字疏,演唱速度较慢,以曲笛伴奏。衡阳湘剧的高腔曲牌,可分为《驻云飞》、《四朝元》、《锦堂月》、《桂枝香》、《香罗带》、《八声甘州歌》、《锁南枝》、《一枝花》、《驻马听》、《汉腔》等类,分腔与放流两个部分。腔尾由人声帮腔,打击乐伴奏;放流字多腔少,曲调为朗诵体,由鼓板击拍。高腔由一个人清唱,众人帮腔,不要音乐伴奏,地方特色十分浓郁。衡阳湘剧的弹腔也分南、北路,地方特色十分浓郁。南路唱腔无行当之分,但各行当的演唱风格有所区别。北路生旦分腔,小生与旦行同,净行与生行同。旦腔比生腔高五度。旋律低且深沉,声调凄凉、哀苦。
体育事业截至2019年末,南岳区有体育场3个,运动场3个,训练房54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16个。
卫生事业截至2019年末,南岳区有医疗卫生机构54家。其中,医院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6家,其中,诊所25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家,其中,疾病预防控制1家,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家、急救站2家;其他卫生机构1家。医疗机构拥有床位614张。拥有医疗工作人员82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29人(执业/执业助理医师203人,注册护士411人,药师士58人,其他卫生技术员38人,乡村医师19人)。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6179份。
劳动就业截至2019年末,南岳区从业人员23210人,城镇新增就业9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10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10人。
社会保障2019年,南岳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393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512人,企业参保人数9690人,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22191人。参保缴费17921人,实际缴费率为52%,待遇发放率100%。全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5058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828人;生育保险参保5396人;工伤保险参保962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登记参保56787人。
社会福利截至2019年末,南岳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居民508人。其中,城镇低保210人,农村低保298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573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6262万元。南岳区慈善总会全年募集款物822万元,慈善援助08万人次。
环境保护2019年,南岳区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94%,城镇污水处理率95%,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100%。总体水质状况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100%。
安全生产2019年,南岳区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0起;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0人,火灾事故死亡人数0人。
著名景区衡阳市南岳区为衡阳市北部中心城区,主要景点有衡山、岣嵝峰、王船山墓、王船山故居、蔡侯祠、回雁峰等。自然景观有三海(云海、花海、林海)、四绝、五峰、九潭、九溪、十五洞、二十四泉、三十八岩诸景点及佛光、雨淞、树挂、蛙会等奇特的气候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有南岳大庙、忠烈祠、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上封寺、藏经殿、半山亭、邺候书院、万寿大鼎等胜迹。境内共有景观景点120余处,中心景区面积1007平方公里,十二大景区(即祝融峰景区、磨镜台景区、忠烈祠景区、藏经殿景区、禹王城景区、五岳溪景区、水帘洞景区、卧虎潭景区、方广寺景区、芷观溪景区、古镇景区、农业观光园),122个景观单元。
衡山衡山,古称"南岳",又名岣嵝山。中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衡阳盆地中央。南起衡阳回雁峰,北至长沙岳麓山,逶迤盘亘800里,大小山峰72座,以祝融、天柱、芙紫、紫盖、石禀五峰最著。主峰祝融峰海拔12898米,为南岳绝顶。衡山居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即如衡器一样可称量天地的重量,能"铨德钧物",故名衡。南岳衡山风景区南距衡阳市中心35公里,属南岳区管辖,总面积184平方公里,为国务院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峰峦俊秀,岭谷交错,有9溪、10桥、24泉、15洞、9池、9潭、38岩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古称南岳"四绝","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飞瀑之雄,禹王古城之古",是南岳"新四景"。境内古木参天,植被繁茂,奇禽异兽,品类众多,仅树种就达1700余种,森林覆盖面达90%。衡山全年有250天大雾期,每当烟云骤起,宏大壮观,色彩绚丽,变幻无穷,故又以"南岳独如飞"的意境突出于五岳之中。
祝融峰
祝融峰祝融峰,为南岳七十二峰最高峰,相传上古祝融氏葬此,故名。时有烟云拱托,加之群峰垒衬,形成"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的雄姿。游人以祝融之高为南岳"四绝"之一。峰顶有祝融殿,又名老圣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开元祠,以祀祝融,塑有祝融火神像。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建为殿。光绪七年(1881)重修。石墙铁瓦,进门有厢房和正殿。殿后为峭壁;两侧石崖有望月台,东侧300米处有观日台,可在此观赏日出的壮丽景象。附近有"天半祝融"、"一日千里"、"山耸天止"、"乾坤胜览"等崖刻。祝融殿内神像匾额在1966年被毁。衡阳市政府于1981年重修殿、堂,塑神像,恢复旧观。
南岳古镇南岳古镇南岳古镇即岳市四街,由香市发展而成的古集镇,背接岳庙,前临107国道,以香市为主。每年八月香期,古镇最旺。主要景点有:南岳大庙、祝圣寺、黄庭观,都为唐代始建。南岳大庙与祝圣寺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艺术。从西街穿出再北折循西线登山公路三华里便是黄庭观,建筑在山岩之上,下临白龙潭,风景秀丽。观宇虽小,却玲珑幽静,松风吹凉,溪声悦耳。观上侧为20世纪40年代国立师范学院旧址。山冲蜿蜓,溪流曲折,松青竹翠,农舍炊烟,点缀其中。西线登山,犹见当年杏林春满,学运风流,还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四次军事会议的会址。白龙潭下有一栋桔盈圃的小农舍,为当年游干班中共代表团旧址。
上封寺上封寺,位于祝融峰东300米处。隋以前名光天观,为南岳五大丛林之一。隋大业(605-617)间,炀帝下诏改为寺,故名上封寺。寺历经修建,今有前后三殿。铁瓦石墙,别具风格。前殿原有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铸造的铁天王像四尊,1966年被毁。前殿1951年被火焚毁,1962年当地政府修复。寺后山顶即观日台,为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建,今气象台设此。台侧有巨石,上镌"观日出处"四字。山上有一片古树林,枝干密接,粗实茁壮。
南天门南天门南天门,位于南岳区衡山山脚至祝融峰9公里处。是登祝融峰必经之路,海拔1100米。有石坊一额镌"南天门"三大字。坊柱镌一联:"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东侧有皇帝崖,崖壁题刻甚多。崖面有"寿岳"二字,字径150公分,传为宋徽宗赵佶所书。因年久难辨,民国33年(1944)重镌。崖下有龙门洞,相传禹王治水在此斋戒。循石径下数百步有祖师殿,为清同治元年(1862)重修;殿为二进,各三间,石柱、石墙、铁瓦。原设真武神像,现设旅游服务部于此。
中国传说中,南天门是进入天宫的第一重大门,也是帝王宫殿大门,庄严而神圣。武当山金顶的南天门建有三孔门洞,分别为神门、鬼门、人门。鬼门是象征性的门,自打建造的那天起就是封闭的——祭祀神灵的方不许鬼怪出没;神门则常年关闭,只有皇亲国戚来时才能打开;而人门是常年开启,供朝拜真武大帝的人们通行。连接南天门的城墙叫紫金城。城墙由重达千斤巨大条石依悬崖走向砌垒,城墙基础厚2、4米,墙顶厚1、26米,其厚重牢固,充分体现了明永乐皇帝朱棣圣旨中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的要求。
方广寺方广寺方广寺, 位于南岳区莲花峰下。莲花峰系八峰组成莲花形,方广寺正建于花心中,距离南岳镇北20公里,地处深山腹地。"方广寺之深"为南岳四绝之一。始建于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唐时改名方广寺。宋徽宗御赐"方广崇禅寺"题额。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神宗朱翊钧赐佛经、佛像、宝幡等物,特为建藏经阁,明末王船山在寺傍建续梦庵,隐居三年,撰有《莲峰志》,并倡修方广寺。清初毁于火,清道光(1821-1850)间重修,未复旧观。寺为石墙铁瓦,建筑古朴。有殿堂三进。前为山门,作牌坊式,门额直书"方广禅林"四字。进门有过堂(原称祖师殿),堂左右各有耳房,再进为正殿,塑有释迦牟尼像,中悬宋徽宗御题"天下名山"匾。侧有宋代铜钟一具,殿后为楼房。殿堂均作单檐硬山顶,现寺院建筑尚存,佛像、宋钟、匾额于1966年被毁。
磨镜台位于南岳区掷钵峰下,与半山亭平行对峙。相传唐开元年间,佛教禅宗七祖、住持福严寺的怀让在南岳大力阐扬南宗教义,属于北宗的四川和尚道一前来辩论。怀让终日在此靡砖,意在坐禅(北宗教义)并不能成佛。好比磨砖,功夫虽深,终不能成镜台。道一顿悟,皈依南宗。等待怀让为师。后人遂称此地为磨镜台。现尚存盘石,镌刻有"祖源"二字。台侧有马祖庵,传为道一和尚住所。台后有怀让墓,又名七祖塔,上有石碑,篆刻"最胜轮塔"四字,相传为唐宰相裴休所书。附近有观音桥、麻姑桥、龙舒桥等古迹,并留有不少明清名人题刻。磨镜台石刻和怀让墓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周群峰突起,竹木竟秀,泉水飞流,风景幽深。现建有南岳山庄,为衡山避暑佳境。
藏经殿藏经殿, 位于南岳区祥光峰下,距南岳镇16公里。原名小般若禅林,始建于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后因明太祖朱元璋曾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故改名"藏经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为1933年重建,1980年重修。宫殿式建筑。有正殿、后殿,石柱矗立,碧瓦丹甍 ,富丽堂皇。正殿内供流鎏金铜佛一尊系海外华侨佛教徒捐赠。附近有灵田、梳妆台、钓鱼台、文殊顶、龙池、水月寺、允春亭等名胜古迹。藏经殿隐于茂林深处,寺周古木阴森,藤萝交错,保存有亚热带高山常绿针叶、阔叶混交的原始次生林带,植物品种达500多种,风景幽深古朴。"藏经殿之秀"被誉为南岳四绝之一。
南岳庙南岳大庙, 位于南岳区北街,扼衡山入山口,是中国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代寺庙建筑群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历代曾6次重建,17次重修。现有建筑为清光绪八年(1882)重建。嘉应门、御碑亭、寝宫等尚保存有宋明时期的建筑构件。庙为宫殿式建筑,占地985万平方米,九进,坐北朝南,包括楼星门、奎星阁、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北后门。正殿又名大殿、圣帝殿,高24米,七间,建筑面积1877平方米,重檐斗拱歇山顶式,有石柱72根,象征南岳72峰。殿前两根方柱由整块条石凿成,每根重14吨。檐下的腾龙飞凤和大门上的木雕故事极为精美。大殿四周石柱间嵌有清乾隆四十四年(1705)刻制的双面汉白玉浮雕144块,花木鸟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内容取材于《山海经》等传说。殿前石阶上嵌有一条洁白的石龙,昂首曳尾,似欲腾空而去。屋顶上的彩陶与廊墙上的彩绘,都非常精致。殿内供有南岳圣帝塑像,状貌威严。南岳圣帝为大庙正神,一说是崇黑虎,一说是炎帝,多数称是无名无姓的南方之神,唐以前一直被称为"岳神"。自唐始,历代帝王为求"卫社稷"、"福生灵",或亲临,或派出钦差大臣,每年均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祀,同时加封不断。唐初封"司天霍王",唐中封"南岳真君",宋时封"司天昭天帝"。"百姓为求福、求寿、求子孙,常不远千里前来朝圣。庙内另有碑刻数以百计,多为名家题篆。大庙东侧有8个道观,西侧有8个佛寺,以示南岳佛道平等。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溪涧山泉,绕墙流注。南岳庙与泰安岱庙、登封中岳庙并称于世,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祝圣寺祝圣寺祝圣寺,位于南岳区东街。为南岳六大佛教丛林(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上封寺、清凉寺、大善寺)中规模最大最早的一座古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上古时为清冷宫,系大禹祭祀舜帝而建。唐初始改为寺院,名弥陀寺。明时改称胜业寺。现寺为清康熙年间作为皇帝的行宫重建,并改今名。寺周古木苍翠,寺宇建筑雄伟。四进,包括前山门、二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方丈室,两旁有禅室、斋堂、寮房等。寺内有清光绪年间心月和尚青石镌刻的500罗汉像,神形兼备,维纱维肖,为雕刻艺术之珍品。雕像在"文化大革命"时遭摧毁,仅存百余块残石,南岳书画馆尚保存有画像的拓本,南岳佛教协会设此。
忠烈祠位于南岳衡山风景区香炉峰下,距南岳镇4公里,1942年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仿南京中山陵形制,傍山建有前门、"七o七"纪念塔、纪念堂、致敬碑、正殿。纪念塔以5颗倒立炸弹造型,象征汉、满、蒙、回、藏各民族联合共同抗日。正殿为宫殿式建筑,五进,宽敞高大,由297级花岗岩石阶从下至上联成一气。檐下"忠烈祠"金匾为蒋介石题,四周绕以石栏。碑、踏步和各厅的外墙全由乳白色花岗石砌成;厅内汉白玉石祭台中立有"抗日建国阵亡将士之长位"神位牌,两侧刻有抗战中牺牲的将士名单和部队番号。祠内松青柏翠,柔和明快而恬静。
峋嵝峰峋嵝峰, 位于衡阳县峋嵝峰乡境内。主峰嫘祖峰,海拔951米,与祝融峰遥相呼应。因山远望若俯背,故名佝偻,后改名岣嵝。为衡山72峰之一。古时被视为衡山的主峰,故衡山又名岣嵝山。相传大禹治水曾登此山。宋时曾在山上建禹王坛。清同治九年(1807)重修禹王殿,殿内有碑文8块,殿于1944年坍塌,碑文尚存。禹王祠前巨大天然岩石上立"岣嵝碑"一块,即禹王碑,又称禹碑,高25米,宽2米,上书77个蝌蚪形文字,系南岳72峰中罕见文物。岣嵝峰树木葱茂,气候多变,终年云雾缭绕。山上另有禹穴、仙人洞、仙人棋、仙人脚、望雁台、龙潭井、大坡堰流泉、一笠庵古墓等胜处。现已辟为森林公园。
回雁峰回雁峰回雁峰,位于衡阳市雁峰区,湘江西岸。海拔954米,为衡山72峰之首。峰名由来有二:一说山形如大雁引颈昂首,展翅飞翔;旧志及古诗文中则多认为北雁南飞,至此而归。唐王勃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宋王安石诗联"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均指此峰,因而名扬天下。古潇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即在此处。南朝梁天监十二年(513),山上建云禅寺,隋改名为雁峰寺。唐建寿佛殿,供无量寿佛像。明修有望岳亭、宫室寺、此君轩、望江楼等。清建大雄宝殿、大悲阁、摩云舍、望雁楼、指月寮等建筑。峰前有烟雨池,"雁峰烟雨"为古城衡阳八景之一。1944年,日军侵入衡阳,山上古林殿阁惨遭焚毁,仅存一座寺门和半间佛殿,寺门上"上达"二字相传为清代一高僧所书。1985年,回雁峰被辟为公园,占地约0、19平方公里。峰前新开辟的雁峰广场中心建有大雁雕塑,高10米,为衡阳市城徽。广场正面是一座雕梁画栋的仿古门厅,匾额"南岳第一峰"为赵朴初题写。峰上重修望岳台、雁峰寺,复原观天池、此君轩。峰顶新建曲廊、雁壁、雁亭、碑廊、茶榭、寿佛殿、观音殿等。
荣誉称号南岳区是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区 。
全省造林绿化工作先进县(区) 。
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资源林政管理先进集体。
湖南省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2019年9月,南岳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5]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6]
参考资料
1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
2南岳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衡阳市统计局
3衡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一号) ——全市及各县市区人口情况·衡阳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