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华盛顿会议 194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

华盛顿会议(又称太平洋会议、九国会议)是指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

华盛顿会议实际是1919年巴黎和会的继续。

目的:它是为了解决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的对比,以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利益冲突而召开的。

在会上起主导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会议期间和结束时,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

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承认了美国的优势地位,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抑制,但又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提出的问题时间不对。

1942年1月1日,由26个国家于在第一次华盛顿会议中签订的一份二战文件。

签字国保证使用全部事和经济资源,共同对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各国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这份文件的意义在于,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42年1月1日,英美苏法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①缓和美、日、英三国海军军备竞赛矛盾

②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③缓和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④重新瓜分欧洲和中东地区

苏中美英等反法西斯26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94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是为了共同对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华盛顿会议

中文名华盛顿会议

英文名称Conference of Washington

时间1921-1922

背景华盛顿会议1919年巴黎和会所建立的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有利条件,积极在该地区进一步扩展势力。美国一方面对巴黎和会的结果不满,另一方面对日本扩张不安,急欲拆散英日同盟,从而导致美日矛盾迅速发展。同时,列强的争夺也导致各国海军军备竞赛的加剧。在此背景下,由美国总统WG哈定倡议,召开了这次会议。 

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为此,除由9国代表参加的大会外,还设立了由美、英、日、法、意五国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和由9国组成的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委员会。会议实际上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会议期间和结束时,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

签署条约四国条约全称《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由美、英、日、法四国于1921年12月13日签署。条约规定四国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如相互间发生涉及上述权利的争端而未能通过外交途径获得满意解决时,应举行缔约国会议以便考虑解决;如上述权利受到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应全面进行协商,以便联合地或单独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应付局势;条约生效后,英日1911年的同盟协定应予终止。1922年2月6日会议结束时,四国还签订了一个补充条约,规定有关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概念对日本只适用于库页岛南部、日本从中国夺取的台湾澎湖列岛以及由日本委任统治的各岛。 

五国条约全称《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由美、英、法、意、日五国于1922年2月6日签署。主要内容是:①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即五国按比例为5∶5∶3:167∶167。②禁止建造标准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并不得装置口径超过16英寸的火炮。③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单舰标准排水量原则上不超过27万吨,并不得装置8英寸以上口径火炮。④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岛屿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和要塞,但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除外。《五国条约》的签订是列强在海上实力对比问题上暂时妥协的结果,它使美国在海军军备上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地位,从而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终结。但条约只对两类舰种作了限制,因此并未从根本上缓和列强对海上霸权的争夺。 

九国条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由与会国于1922年2月6日签署。主要内容有:缔约各国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各国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殊权利而损害友邦人民的权利,不得鼓励有害友邦安全的举动;除中国外,各国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求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专利或优越权。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关于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警、关税自主、取消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等合理要求均遭列强拒绝。该条约的实质是确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中国山东问题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强烈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2],在美英斡旋下,中日两国于1922年2月4日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这样,山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日本在山东仍继续保持相当大的势力。

意义华盛顿会议签字现场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在欧洲、在亚洲分别确立了一战后的帝国主义新的国际秩序。

2、帝国主义这一新的国际体系从建立的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矛盾。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全是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夺之上,是不公正、不对等的,为日后德国法西斯的崛起埋下了祸根。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全排斥了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在凡尔赛体系中,则集中体现了反苏反共的内容,其营造下的国际秩序是不完整的。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对广大民族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欺压和剥削基础上的,所以从该体系建立伊始,就受到新兴的民族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缺乏公正、民主、普遍性的不足,决定了其在二十、三十年代国际关系体系的作用是有限的,也决定了其寿命必然是短暂的。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华盛顿会议 194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