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室的营业时间为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5:00,除了节假日。
因为户籍室是一个重要的政务部门,为了方便群众办理相关业务,一般都会有固定的营业时间。
而兴宁区派出所户籍室的营业时间是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5:00,这个时间段内可以为市民提供各种户籍方面的业务。
但需要注意的是,节假日可能会有不同的开放时间,请提前查询 relevant 的信息。
在办理户籍业务时,建议市民提前规划好办理时间和资料准备,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端服务,通过线上办理等方式来方便、快速地完成相关业务。
兴宁区的派出所户籍室上班时间为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南宁市兴宁区
兴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北部,位于市中心,土地面积723平方千米,下辖3个镇,3个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34个,村民委员会37个、334个自然村(屯)。南宁市兴宁区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缓块状。夏季漫长高温多雨,冬季短暂温暖干燥,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因兴宁区的部分区域在1950年以前属南宁(邕宁县)兴宁镇管辖,故得名。古为邕州城区,1949年前为南宁兴宁镇。1950年,南宁市城区街道由市公安局的10个派出所分别管理,兴宁区域为兴宁、明德、宁武、和平4个派出所管辖。2009年末,兴宁区总面积751平方千米,总人口2979万人。
2020年,兴宁区财政收入完成475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413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6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0元。
中文名兴宁区
外文名Xingning Area(英文)
行政区划代码4501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
下辖地区3个镇,3个街道
政府驻地厢竹大道63号
电话区号0771
邮政区码530012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嘉和城温泉谷、九曲湾温泉度假村、昆仑关战役遗址
机场南宁吴圩机场
火车站南宁火车站
车牌代码桂A
面积723km²
人口数量61548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方生产总值36644亿元(2020年)
历史沿革因兴宁区的部分区域在1950年以前属南宁(邕宁县)兴宁镇管辖,故得名。古为邕州城区,1949年前为南宁兴宁镇。
1950年,南宁市城区街道由市公安局的10个派出所分别管理,兴宁区域为兴宁、明德、宁武、和平4个派出所管辖。
1951年,南宁市划分为第四、五、六区及郊区,兴宁区域包括了第五区的大部分,第六区的一部分及郊区的小部分。
1953年,南宁市原四、五、六区改为第二、三、四区。1953年3月15日,市民普选,1955年12月撤销第三区(今兴宁区)建制,建立兴宁、民生、解放、邕江上段、邕江下段5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7月,撤销街道办事处,恢复区级建制,设立兴宁区,并成立区党委。1960年6月,改兴宁区为兴宁人民公社。1979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成立朝阳区。1980年4月更名为兴宁区,同年5月成立兴宁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54号。
1997年,兴宁区面积72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民生街道、朝阳街道。区政府驻解放路。
2001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南宁市郊区的安吉镇、三塘镇和上尧乡的虎邱村划归南宁市兴宁区管辖。
2002年末,兴宁区位于南宁市市区中心,延伸至市区东北部。辖朝阳、民生2个街道办事处和三塘、安吉2个镇。
2003年4月9日,兴宁区决定撤销安吉镇建制,设立两个街道办事处对原安吉镇辖区进行管理
2004年9月15日,南宁市部分行政区划:将原邕宁县的四塘、五塘、昆仑3个镇划归兴宁区管辖,兴宁区人民政府驻厢竹大道。调整后,兴宁区辖民生街道、朝阳街道、安宁街道;三塘镇、四塘镇、五塘镇、昆仑镇。
2005年,将兴宁区的民生社区划给青秀,将青秀区的望仙坡社区、金牛桥社区、长堽西社区、燕子岭社区、长堽东社区、将桥社区和官桥村划给兴宁区。
2005年6月25日,撤销四塘镇,并入三塘镇。这样兴宁区辖2个街道、3个镇:民生街道、朝阳街道、三塘镇、五塘镇、昆仑镇。
1997年,兴宁区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12万,以汉族为多,辖2个街道:民生街道、朝阳街道。区政府驻解放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131865人,其中:民生街道51473人、朝阳街道80392人。
2001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50号):将原南宁市郊区的安吉镇、三塘镇和上尧乡的虎邱村划归南宁市兴宁区管辖。12月,南宁市调整部分市辖区行政区划,将原郊区上尧乡的虎邱村、安吉镇、三塘镇及顺延到高峰林场的区域(即以安吉至甘圩的三级公路为界往东与邕宁县、武鸣县行政区划界线止),划给兴宁区管辖,同时将原上尧乡的虎邱村、安吉镇的鸡村2个村划归朝阳街道办事处管理。区划调整后,兴宁区辖民生、朝阳2个街道,安吉、三塘2镇,29个社区和17个行政村,总面积25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万人。
2002年末,兴宁区位于南宁市市区中心,延伸至市区东北部。行政辖区面积253平方千米,人口168万人。辖朝阳、民生2个街道办事处和三塘、安吉2个镇。
2003年4月9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安吉镇建制的批复》(桂政函[2003]249号)精神,经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研究(南府发[2003]36号),决定撤销安吉镇建制,设立两个街道办事处对原安吉镇辖区进行管理。安吉镇建制撤销后,原安吉镇的西津,连畴,永宁、北湖,皂角5个村仍属兴宁区管辖,人口11万人,面积199平方千米;苏卢、屯渌、屯里、大塘4个村归城北区管辖,人口12万人,面积201平方千米。兴宁区与城北区的城区界线,以现行的村界为区界。城北区、兴宁区分别设立相应的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对所辖范围实行属地管理。城北区新设立的街道办事处定名为安吉街道办事处,办事处办公地址设在原安吉镇人民政府大院;兴宁区新设立的街道办事处定名为安宁街道办事处,办事处地址由兴宁区人民政府定址并落实。2003年末,兴宁区常住人口16万人。辖3个街道、1个镇:民生街道、朝阳街道、安宁街道、三塘镇,共有28个社区、14个行政村。
兴宁区
2004年,兴宁区位于南宁市中心,总面积2331平方千米。东经108°3′-108°51′,北纬22°44′-23°32′;东西向最大跨距1649千米,南北向最大跨距221千米;东面与新城区毗邻,南面与江南区隔河相望,西南从解放路转华强路中下段与永新区相接,北面以铁路线为界与城北区毗邻。兴宁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共28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年末常住人口158494人。(按区划调整前的区域)
2004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79号)调整南宁市部分行政区划:将原邕宁县的四塘、五塘、昆仑3个镇划归兴宁区管辖,兴宁区人民政府驻厢竹大道。调整后,兴宁区辖民生街道、朝阳街道、安宁街道;三塘镇、四塘镇、五塘镇、昆仑镇。
2005年,将兴宁区的民生社区划给青秀区,将青秀区的望仙坡社区、金牛桥社区、长堽西社区、燕子岭社区、长堽东社区、将桥社区和官桥村划给兴宁区,以民主路和长堽路为界。3月30日,两区举行了社区居委会的交接仪式。2005年6月25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通知》(南府发[2005]70号):同意撤销四塘镇,并入三塘镇。至此,兴宁区辖2个街道、3个镇:民生街道、朝阳街道、三塘镇、五塘镇、昆仑镇。
2009年末,兴宁区东起民族大道与青秀区交界,南临邕江与江南区相望,西接解放路、华强路及铁路沿线与西乡塘区毗邻,北至广西林科院、广西高峰林场与武鸣县接壤。总面积751平方千米,总人口29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7万人;壮族人口1814万人。辖2个街道、3个镇,38个社区、37个行政村,330个自然村(屯)。
行政区划截至2020年,兴宁区下辖三个街道,三个镇,分别是民生街道,朝阳街道,兴东街道,三塘镇,五塘镇,昆仑镇。[2]
兴宁区地图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兴宁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北部,位于市中心,东经108°3′-108°51′,北纬22°44′-23°32′;东西向最大跨距1649千米,南北向最大跨距221千米。
兴宁区南起民族大道与青秀区交界,西南临邕江与江南区相望,西接解放路、华强路及铁路沿线与西乡塘区毗邻,北至广西林科院、广西高峰林场与武鸣区相连,东北至昆仑关与宾阳县接壤。兴宁区面积723平方千米。
兴宁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南宁盆地中心。东南部与青秀区相邻,南部与江南区隔邕江相望,西部与西北部与西乡塘区相连,北部与武鸣区毗连,东北至昆仑关与宾阳县接壤。东西最大距离519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千米。
地形地貌南宁市兴宁区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缓块状。除北部、东部局部边界分别有海拔400米以上低山——六怀山、高峰岭和狮子岭及少量海拔110米左右二级台地之外,其余区域则地势平坦宽阔。境内最高峰白凿山海拔1006米,位于昆仑镇联光村;最低点安北下排沔,位于人民路北一里社区,海拔70米。兴宁区境内河道有朝阳溪、三塘河、沙江河、四塘河。
气候兴宁区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主要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一般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
人口民族常住人口
兴宁区常住人口为61548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878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16696人,增长5434%,年平均增长率为444%。
人口分布
各乡镇(街道)常住人口地区
人口数(人)
比重(%)
2020年
2010年
总计
615485
10000
10000
民生街道
113293
1841
2949
朝阳街道
126868
2061
3729
兴东街道
161861
2630
–
三塘镇
142922
2322
1537
五塘镇
53574
870
1354
昆仑镇
16967
276
432
户别人口
兴宁区共有家庭户212478户,集体户13929户,家庭户人口为541614人,集体户人口为7387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0人少035人。
民族人口
兴宁区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17514人,占51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97971人,占4841%,其中壮族人口为278436人,占452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29977人,增长693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86719人,增长4105%,其中壮族人口增加76213人,增长3769%。
性别构成
兴宁区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19208人,占5186%;女性人口为296277人,占481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7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392相比下降618。
年龄构成
兴宁区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0807人,占1963%;15-59岁人口为416278人,占6763%;60岁及以上人口为78400人,占127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5193人,占89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1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2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8个百分点。
受教育程度
兴宁区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0193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206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541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710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5371人上升为24402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749人下降为1983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644人下降为3012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16762人下降为15778人。
平均受教育年限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兴宁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50年提高至1149年。
文盲人口
兴宁区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31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405人,文盲率由073%下降为054%,降低019个百分点。
城乡人口
兴宁区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40632人,占878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4853人,占121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24569人,乡村人口减少7873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858个百分点。[3]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兴宁区主要矿产资源有有黏土、花岗岩、页岩、高岭土、灰绿岩、煤、金、铜、铅、砂、矿泉水等。
土地资源到2011年底,兴宁区耕地面积101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7431万顷。有林面积373万公顷。
经济发展综述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252亿元,比增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9亿元,比增65%;第二产业增加值2672亿元,比增107%;第三产业增加值3341亿元,比增12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2亿元,比增1276%;国税收入249亿元,比增673%;地税收入266亿元,比增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亿元,比增128%。外贸出口5193万美元,比增6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8元,比增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5元,比增32%。
2010年兴宁区生产总值8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比南宁市平均水平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607亿元、2071亿元、6249亿元,分别增长55%、132%、169%;三次产业比为68:232:70,第三产业主力军位置继续巩固,一、二产加快发展。
2011年兴宁区实现10695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2312亿元,连续两年实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额首次突破110亿达到11355亿元,连续三年实现40%以上高位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5亿元,占南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四分之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003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12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64元。
2016年,兴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7318元。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357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9亿元,增长82%。
2016全年年财政收入3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039%,比重比上年下降055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11亿元,下降3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63亿元,下降881。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87亿元,增长1618%。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318亿元,增长30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7亿元,增长733%;城乡社区支出165元,下降1186%,医疗卫生支出217亿元,增长2210%,农林水支出157亿元,增长146%。
201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0%,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增速分别为-12%、1165%、-129%和35%。蔬菜产量1849万吨,同比增长15%,水果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136%。肉类总产量157万吨,同比下降179%;其中,猪肉产量4641吨,同比下降503%。生猪存栏157万头,同比下降842%;生猪出栏625万头,同比下降490%。水产品产量6589吨,同比增长35%。
2020年兴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7亿元,同比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5839亿元,同比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29338亿元,同比下降33%。三次产业结构为40:159:801,第一、第二产业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3、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中,林业生产形势较好,支撑第一产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第二产业中,工业总产值保持健康增长、建筑业总产值增长迅猛,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地区生产总值提供有力支撑。第三产业中,虽然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房地产业、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运行情况较前三季度进一步好转,但行业增速仍呈负增长,明显制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回正。
2020年,兴宁区财政收入完成475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413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6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0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分结构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下降134%,其他费用同比下降133%。分类型看,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3%,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8%,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虽然项目投资实现正增长,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依旧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全年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8%,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拉低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工业投资实现高速增长,大力扶持工业发展成果逐步显现。2020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8%,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59%,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8%,分别较2019年提高212、876、633个百分点。
人均收入
2020年兴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92元,同比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40元,同比增长19%,是2010年的21倍;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0元,同比增长63%,是2010年的30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0年达到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较2010年下降08。[4]
第一产业农业
兴宁区无公害蔬菜2014年,南宁市兴宁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90亿元,比2013年增长473%,其中农业产值923亿元,林业产值115亿元,畜牧业产值453亿元,渔业产值073亿元,服务业02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980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26993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1131公顷,总产量561万吨;水稻播种面积9092公顷,产量48244吨;玉米种植面积163330公顷,产量065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991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000公顷,产量6万吨;木薯种植面积883公顷,产量078吨;果瓜类面积620公顷,产量06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8409公顷,产量1742万吨;淡水养殖面积1262公顷,水产品产量075万吨;肉类总产量193万吨。年末实有耕地9859公顷,当年减少耕地面积276公顷(国家基建占地276公顷)。
2016年,南宁市兴宁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7%。其中,农业产值1131亿元,增长256%;林业产值137亿元,增长5110%;畜牧业产值475亿元,下降128%;渔业产值081亿元,增长394%;农业服务业产值030亿元,增长437%。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6100%,比上年下降251个百分点;林业739%,上升189个百分点;畜牧业2562%,上升069个百分点;渔业437%,下降005个百分点;农业服务业162%,下降002个百分点。
2016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76万公顷,增长01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1万公顷,下降057%;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33万公顷,下降690%。其中,甘蔗种植面积009万公顷,下降1913%,油料种植面积015万公顷,下降508%;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133万公顷,增长274%。其中蔬菜种植面积087万公顷,增长107%;各类经济作物(含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的6014%,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为1∶151。
2016全年粮食总产量542万吨,比上年下降194%;蔬菜产量1628万吨,减产283%;水果产量082万吨,增产315%;甘蔗产量561万吨,下降1913%;花生产量040万吨,下降770%;木薯产量098万吨,减产018%。
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13亿元,同比增长82%。种植业方面:种植业产值同比下降06%,园林水果保持较快增长,但花卉和中草药材产值下降。林业方面:林业产值同比增长632%,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季度累计增速均高于60%。畜牧业方面:畜牧业产值同比下降84%,家禽生产保持良好增长,但生猪生产恢复缓慢,全年生猪出栏199万头,同比下降665%。渔业方面:渔业同比增长77%,渔业产值保持平稳增长,季度累计增速未出现较大波动。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南宁市兴宁区有工业企业1011家,个体708户,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6094亿元,(工业增加值11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亿元以上产值企业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70亿元,利税总额187亿元(利润112亿元);完成工业投资3252亿元,技术改造投资3576亿元;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配混合饲料56756吨,中成药1070吨,商品混凝土2772949万立方米,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9342535平方米,钢材(焊接钢管)110786吨。
2018年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1家企业减产,占企业面的42%。减产企业产值同比下降51%,拉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9个百分点。入规企业规模较小,均在达标线上,且现在库企业多数为传统行业,生产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仅有10家,比上年同期减少2家。工业发展缺乏亮点,后续增长乏力。
从兴宁区经济结构来看,工业虽然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但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是龙头、是脊梁,因此需着力加快工业发展,全力推动工业实现新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针。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12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同比增长69%,重工业同比增长09%。在区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兴宁区积极做好强工业文章,规模以上工业健康发展。一是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呈现积极恢复态势。1-12月,26家企业中有17家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较1-2月增加了9家。此外,全年工业产值突破亿元的企业达13家,同比增长182%,全年完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1%。二是重点企业良好发展。西牛皮防水科技、振林饲料、盈康药业、兴典混凝土、机动车辆牌照等5家企业,产值合计同比增长11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9个百分点。
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23419亿元,同比增长257%。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在12个县区中排第3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建筑业企业加快项目开工数量并抢抓施工进度,建筑业总产值保持着高速增长,1-12月建筑业增加值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8个百分点,建筑业为地区生产总值提供主要支撑,在地区生产总值十大行业中排第1位。建筑业中两大龙头企业拉动力显著,路建集团、建工总承包全年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358%,拉动总产值增速246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保持良好增长,全年签订合同额87032亿元,同比增长96%,夯实了建筑业发展基础。
第三产业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155亿元,同比增长01%,比上年同期降低89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主要商品零售类值看,在零售额占兴宁区比重超过80%的五大类商品中,除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外,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均为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51%、216%、77%、91%,合计拉低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4个百分点。
2019年,批零住餐行业呈三快一缓形势。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较快增长,住宿业低位运行。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零售业商品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分别为237%、159%、215%,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3、61、9个百分点,对GDP拉动明显。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1%,较去年同期降低134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672亿元,同比下降63%。批发业销售额完成40670亿元,同比增长20%,零售业销售额完成28358亿元,同比下降64%,住宿业营业额完成625亿元,同比下降58%,餐饮业营业额完成3559亿元,同比增长04%。
批发业方面:批发业销售额逐季恢复并实现全年平稳增长,全年累计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45个百分点。
零售业方面:线下零售业受疫情冲击较大,重点企业运营困难,零售业销售额恢复乏力,全年增速未能实现转正。住宿业方面:住宿业营业额呈积极恢复态势,但由于疫情封锁期间损失的营业额较大,全年增速未能转正。
餐饮业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餐饮业企业积极举办促销活动,餐饮业营业额逐季恢复,全年增速最终实现正增长。
房地产业
2020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5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7%。今年以来,兴宁区商品房市场低迷,在库房地产项目销售呈大面积下滑,76个在库房地产项目中有41个项目销售面积下降,占全部项目的539%,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41个项目仅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52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2%,拉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591个百分点。虽然商品房市场整体运行困难,但是随着新建项目有序推进及兴宁印象购房节系列活动助力,龙光阳光河畔、联发臻境、兴进珺府、东方宸院等项目销售良好,为商品房市场注入新活力,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1-2月收窄3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
1-11月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434亿元,同比下降180%,降幅较1-8月收窄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负增长,但整体趋势有所缓解。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五大行业增速呈两正三负,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63%、12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分别下降520%、350%、87%。
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月度入库企业拉动和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回升的支撑下,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方面:行业整体趋势向好,10家企业有8家营业收入增速较1-8月有所提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线下影院虽已恢复正常营业,但受热门影片数量少和大众观影热情不高等因素影响,电影放映业营业收入未能实现正增长。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方面: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虽然好转,但群众旅游出行基本以自驾方式为主,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未能实现根本好转。人力资源服务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降幅持续扩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整体行业营业收入增长缺乏有力支撑。
居民服务业方面:部分行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呈大幅下滑态势,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转正乏力。
社会事业城镇建设2014年,南宁市兴宁区长堽路四里扩建、昆仑大道南侧储备地块市政1号路、泸田路、兴工北路一期等工程完成建设;金桥物流园二号路和三号路一期建成;降桥村那道坡内涝点排水治理工程、秀厢大道澳华建材市场片区内涝治理工程等项目竣工验收。完成白改黑道路23条,人行道改造工程10条,望州路和南梧路2座人行天桥;完成铁路沿线城乡风貌改造工程3024户;投入3100多万元,重点实施道路(巷道)硬化、排水沟改造、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及示范点建设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4项;全面落实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社会保障兴宁区2006年至2010年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就业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累计达1692亿元,民生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7395%。
2010年兴宁区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城区称号,全区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110个、文明社区37个、文明村(坡)10个、文明街道1个。
2006年至2010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76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19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329万人次,劳务输出26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8%以内。
2010年该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9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2008年的80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35元/人,新农合报销资金364335万元,新农合人均医疗资金从2008年的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30元;发放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补贴4389户18066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76户,建成五保村11个、敬老院3个;发放城乡低保救济金4912万元,人均低保标准从2006年的8884元提高到2010年的16736元,299万人次城市居民和193万人次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2016年全区户籍人口327万人,比上年增加1024万人,增长323%。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815‰,比上年上升228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比上年上升0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415‰,比上年上升224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25元,比上年增收1780元,增长73%。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06元,比上年增收1563元,增长93%。[5]
风景名胜兴宁区有嘉和城温泉谷、九曲湾温泉度假村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人民公园、昆仑关战役遗址等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南宁市乡村大世界、南宁凤凰谷景区等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
南宁海底世界
昆仑关
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人民公园内,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规模较大的游乐公园及水族馆之一,也是南宁地区甚至广西的海洋教育中心及海洋动物保护区,被评为2005年南宁市优秀旅游景区。
广西药用植物园
昆仑关
广西药用植物园是一座溶游览、科研、教学和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地,坐落在距南宁市区8公里的东郊山峦,占地200多万平方米,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药用植物园之一。
昆仑关
昆仑关
位于兴宁区昆仑镇政府所在地九塘街东北15公里昆仑山上,因山而得名。唐元和十四(公元819年)始建,于石龟塘垒石为关。宋景祜二年(1035年)筑关城于昆仑山。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宣化县知县柳际清重建关楼。1944年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亭、公墓及牌坊。此关地势险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中以宋朝名将狄青上元三鼓绝昆仑关和1939年冬抗日昆仑关血战最为突出且闻名中外。
名优特产兴宁区名优特产主要有荔枝、菠萝、甘蔗、龙眼、芒果、香蕉、壮锦等。
壮锦
昆仑关
壮族的一种瑰丽工艺品,它与湘绣、蜀锦齐名,驰名中外。历史悠久,唐宋时已有制作,明清时最繁荣,带有浓厚的地方民族风格。壮锦以棉纱为经,五色线为纬而织成。因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结实耐用而驰名。
特色美食有酸品、老友面、八仙粉、干捞粉、卷筒粉、八宝饭、酸野、柠檬鸭等。
酸品
昆仑关
南宁方言叫酸野。南宁有句俗话称行人难过酸野摊,制作是采用当地物产木瓜、萝卜、黄瓜、莲藕、椰菜、菠萝等时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吃起来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开胃。
八仙粉
昆仑关
相传是清宫食谱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时鲜八味以上,味道相异相辅,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鲜滑清爽为特点。
城市荣誉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2021年度南宁市少先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兴宁区残疾人联合会荣获2020年度南宁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16-2017年度全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先进后盾单位
2020年广西优秀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风采
2020年兴宁区教育系统2019-2020学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2011年度全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2012年度南宁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南宁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2-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
2014年度南宁市旅游工作先进县区
兴宁区法院2012年度工作成绩突出荣立集体三等功
2019兴宁区法院民一庭再次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兴宁区团委喜获2015年度南宁市共青团工作创新奖
2011年度南宁信息化工作先进县区[6]
参考资料
1地理环境·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政府
2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兴宁区·国家统计局
3兴宁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兴宁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