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古丁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中药材古古丁又称作蒲公英;也有地区称作:黄花郎; 黄花草; 黄花苗; 黄花地丁; 黄狗头; 鹁鸪英; 鬼灯笼; 金簪草;蒲公草; 蒲公丁; 耩褥草; 羊奶奶草; 真痰草; 白鼓丁; 狗乳草; 残飞坠; 孛孛丁菜; 婆婆丁; 奶汁草; 地丁; 双英卜地; 卜地蜈蚣; 凫公英; 仆公英; 仆公罂; 中药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异苞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红梗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4~5月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将泥土,晒干。古古丁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目赤肿痛;感冒发热;;疔*疮肿;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吓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
黄颡鱼是一种什么样的鱼?您知道吗?
黄颡鱼,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公灵、黄牯头、湖北利川区域叫黄角丁、黄辣丁、黄腊丁、黄骨聪、昂公鱼、葛格燕、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等。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形态特征:
黄颡体长123~143mm,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
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体背部黑褐色,体侧 *** ,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 *** ,各鳍灰黑色。背鳍条6~7,臀鳍条19~23,鳃耙外侧14~16,脊椎骨36~38。背鳍部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较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硬刺较发达,且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具30~45枚细锯齿,后缘具7~17枚粗锯齿。胸鳍较短,这也是和鲶鱼不同的一个地方。胸鳍略呈扇形,末端近腹鳍。脂鳍较臀鳍短,末端游离,起点约与臀鳍相对。进食较凶猛。公母颜色有很大差异,深 *** 的黄颡鱼头上刺有微*。
黄颡鱼的生活习性: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更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黄颡鱼的分类:
黄颡鱼的种类较多,有岔尾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等。
1、岔尾黄颡鱼
吻短。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脂鳍短。臀鳍条21~23。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为江河、湖泊中常见鱼类,尤以中、下游湖泊为多。营底栖生活。食昆虫、小虾、螺蛳和小鱼等。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水系。
2、江黄颡鱼
头顶覆盖薄皮。须4对,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刺比胸鳍刺长,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腹鳍末端达臀鳍。脂鳍基部稍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1~25。为底层鱼类。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为多。主食昆虫幼虫及小虾。最大个体2市斤左右。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
3、光泽黄颡鱼(尖嘴黄颡、油黄姑)
吻短、稍尖。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背鳍刺较胸鳍刺为长,后缘锯齿细弱,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带锯齿。腹鳍末端能达到臀鳍起点。脂鳍基部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2~25。尾鳍深分叉。江湖中、下层生活。食水生昆虫和小虾。4~5月在近岸浅水区产卵。生殖时,雄鱼在水底掘成锅底形圆穴,上面覆盖水草,雌鱼产卵于穴中,雄鱼守候穴旁保护鱼卵发育。个体不大,常见体长为80~140毫米。分布于长江水系。
4、瓦氏黄颡鱼(硬角黄腊丁、江颡、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嘎呀子)
在分类学上属于鱼鲶形目,鲿科鱼类,在中国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与长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均能形成自然种群,瓦氏黄颡鱼是中国江河流域水体中重要的野生经济型鱼类。瓦氏黄颡鱼喜栖息于江河缓流江段及江河相通湖泊水体,底栖生活,其肉质细嫩肉、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极受消费者欢迎。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大的多,最大个体可达1kg以上。
黄颡鱼其实是一种主要在长江一带生长的鱼种,这种鱼主要生活在一些静水或者是缓流的溪水中。因为这个黄颡鱼的肉质比较的鲜嫩,所以已经是被人工进行培养了。黄颡鱼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对人体的帮助是很大的,因为黄颡鱼中的蛋白质比较丰富。
一、黄颡鱼的食疗功效:
1、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2、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3、通乳生乳: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
4、清热除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5、化痰止咳:适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状。
6、其他功效:黄颡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二、黄颡鱼的适宜人群:
黄颡鱼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要注意补充钠。
也适合脾虚而肿满者,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小儿痘疹初期。
植物黄狗头有什么作用?
狗脊,药材学名为Rhizoma Cibotii,是中药中的祛风湿药。是蚌壳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主产于福建、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全年均可采收,以在秋季至冬季采收更佳。
【别 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金毛狮子、猴毛头、黄狗头
【功 效】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主 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尿频,遗尿,白带过多。外敷金疮止血。
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本经》)
男子女人*风软脚,肾气虚弱,续筋骨,补益男子。(甄权)
强肝肾,健骨,治风虚。(时针)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使用注意】肾虚有热,小便不利或短涩黄赤,口苦舌干者慎服。
【经 验 谈】狗脊具有和缓温胃之功对因寒邪侵胃所致的各种胃病,如胃炎、胃溃疡等均有疗效
黄狗头和牛大力一起煲汤吗?
你好,朋友
个人认为黄狗头是可以和牛大力一起煲汤的,
黄狗头: 清热解*;消痈散结的功效
牛大力具有壮阳,养肾补虚,强筋活络,平肝润肺的功效
煲汤的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
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健康。
谢谢
黄独的果实有药用作用?
1黄独又称是黄药子,功能主治清热解*,凉血清瘿。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蛇虫咬伤、甲状腺肿、吐血、咯血。
2治疗甲状腺肿:黄药子250g,水煎2次,滤液混合,再加白酒400mll(不加亦有效),共成2400ml。每次5ml,每日2次,饭后服。或将黄药子研粉,每日1g,分服或顿服,10天为1疗程,停药3~5日后再行第二、三疗程。治疗Ⅰ~Ⅳ度的地方性甲状腺肿127例,服药月余后,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围缩小,其中治愈率为678%。
3治疗甲状腺腺瘤:黄药子(生药)15g,炖服。连服5-8周,除补充一般维生素外不加用任何药物。治疗25例,结果3例腺瘤完全消失,17例肿物显著缩小,5例无效。以黄药子300g研细末,与白酒1500ml和匀,60~70℃水中温4小时,每服6m1,每日3次,1月为疗程。治疗甲状腺腺瘤48例,40例痊愈,5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
4治疗宫颈炎:黄药子500g,洗净晾干,浸泡于2000mL黄酒中,纳入罐中密封,加微火蒸2小时后取出,保持密封并置阴凉避光处7天后待用。治疗时用棉签拭净宫颈分泌物,将带尾线消*棉球浸本药后贴于宫颈表面,24小时后由患者自行取出。治疗53例,痊愈17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100%
5治疗百日咳:取鲜黄独根块或果实9~15g(3-5岁小儿用量),加冰糖9g炖服。日服1剂,治疗50余例均痊愈。
6治疗食道癌、胃癌:取黄药子300g,以62度白酒浸泡。日服浸液50~100ml。分数次服。治疗食道痛及其他消化系统瘤症28例,用药后18例自觉症状幕本好转,其余亦明显好转。个别服药酒后,发现对肝脏有不良影响。又报道以黄药子针剂治疗食道癌、胃癌23例,对控制症状、改善病情有一定效果。
黄独(拉丁学名:Dioscorea bulbifera L),别名黄药(本草原始),山慈姑(植物名实简介考),零余子薯蓣(俄、拉、汉种子植物名称),零余薯(广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黄药子(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省药材名),山慈姑(云南楚雄)。
多年生草本野生藤蔓植物。块茎卵圆形或梨形,外皮紫黑色,密布须根,茎左旋,单叶互生,广心状形,基部宽心形,先端长尾状,叶全缘,单性花,雄花序穗状下垂,丛生于叶腋、花小密集,浅绿白色;雌花紧贴中轴,茎中结有若干卵圆形小球,似山药豆。
黄独生长快,在露地致缠绕棚架可达20余米,家庭阳台盆栽可达10余米,室内营养钵培一栽年可达3~4米。其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盆土十分干旱和块茎放在水中,仍然能顽强的生长。三是耐阴能力特别强,从春季到冬季,一直放在室内,虽然长期没有阳光照射,仍然叶绿藤鲜。四是栽培简便。只要盆土湿润,每年施2~3次氮肥,每次用30~40粒尿素颗粒,生长更为旺盛。块茎越大生长越旺。用于家庭内绿化装饰不占地方,小花盆放在柜子顶上自上而下茎叶下垂,着绿添彩,使室内显得清静雅致。
块茎含呋喃去甲基二菇类化合物及黄药子萜A (Dio *** ulbin A)黄药子萜 B(Dio *** ulbin B)黄药子萜 C(Dio *** ulbin C)后三者均有苦味,主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外用治疮疖。清热消肿解*,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瘿瘤,咳嗽痰喘,瘰疬,疮疡肿*,*蛇咬伤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