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为本经脉气所入,为合水穴,有健中宫、助运化、调水液、利水湿、消水肿、清湿热、止泄泻之效。
阳陵泉位于膝关节的外侧,属阳;阴陵泉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属阴。二穴伍用,一内一外,一阴一阳,一水一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之功益彰。
【主治】
1膝关节疼痛,不论证属寒痹、热痹,均宜选用。
2鹤膝风。
3小便不利、遗溺。
【操作法】
阳陵泉:正坐屈膝垂足,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穴。直刺1~12寸。
阴陵泉:正坐屈膝或仰卧,于膝部内侧,胫骨内髁下缘,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直刺1~12寸。
【经验】
阳陵泉—阴陵泉伍用,出自《玉龙歌》:”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针灸大成》:”小便不禁,灸阳陵泉、阴陵泉。”吕老体会,诸凡膝关节疼痛诸症均堪选用。证属寒证者,针灸并施;证属热证者,只针不灸,亦可互相透刺,其效更著。必要时,亦可加健膝穴(位于髌骨上缘正中4横指处),针尖斜向下刺入1~15寸,令针感直达膝关节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