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们常常说的,中国戏曲的五大剧种是 :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
这也是49年以后定下来的,但一般人并没有探究一下,这五大剧种够不够格。
那么从几个方面探究呢?第一听的人数,影响面,第二剧种自身的行当是否齐全,剧目是否“硬整”,第三又有多少能代表这个剧种的艺术家,第四是靠宣传还是因为艺术过硬行当齐全而蜚声国内的。
首先第一项:听的人数。
这个京剧无疑在全国影响最大,南北都有很多受众。那么我这样说很多豫剧粉丝不爱听不承认,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就是事实!今天的京剧也许不如解放前的影响力,但京剧在六、七十年代样板戏时代,那绝对是全国第一剧种,人人都在唱京剧,那时候人人都在唱豫剧吗?
豫剧在河南,以及周边地区也还行,出了河南,那喜欢的人数就很零星了,不管怎么说,各地区也有各地区的地方戏和喜欢的人群。越剧和黄梅戏,都是南方戏,北方人喜欢的很少,评戏在河北和东北部分地区很受欢迎,南方就差事。
第二项:剧种自身的行当是否齐全。
这个只要剧种的历史够长底蕴够深厚,都可以做到完备。京剧、豫剧能做到,因为它们都有上百年的发展史融合史,评剧就差事,至于越剧、黄梅戏就更不行了,它们由于各种原因,主要还是时间比较短,还有地域观众爱好等因素,造成一个剧种缺乏武生、武旦、丑角、花脸行当,完备剧目就更没有,主要以演“三小戏”为主。
这两个剧种最重要的行当就是小旦青衣和小生,武旦、刀马以及武小生、花脸在这两个剧种里也基本没有。那么有缺陷的行当就造成了很多武戏也没有,这种有缺陷的剧种,怎么成了全国性的大剧种实在也是让人奇怪,我觉得原因还是解放后的电影宣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项:名角儿多是一个剧种得以兴旺的基础。
那么京剧何以成为国剧,就是因为它底蕴深厚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两百多年产生了众多的名角儿,这些名家的影响力,已经不止京剧,也不止北方,而是其他剧种和世界各地。
比如梅兰芳,他1961年去世离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可是他的影响力即使今天还很大,如果哪位不信,你到街上问问,只要是中国人,他爱戏不爱戏都知道有个梅兰芳,这样的影响力,任何剧种的任何艺人也达不到,并从旦角的艺术创新上讲,梅兰芳的对化妆,服饰、音乐、剧本等等方面的革新,影响了不止京剧,而是中国的各个剧种,例如,现在国戏个剧种的化妆,大部分都是从梅兰芳的改革这里学习借鉴来的。
第四项:京剧的各位大家的艺术成就和高度,也不是其他剧种能够比的。
49年以后,国家各个剧种都拍了好多电影,因此,诸如黄梅戏这种还没脱离蹦蹦跳跳的歌舞形式的戏曲,也就迅速地被国人知道和接受。
可是我们纵观黄梅戏的发展史艺人名录就不难发现,这个剧种的优秀艺人连一巴掌都数不出来,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也就属严凤英了,但是就严凤英的几部电影不难看出,她的“四功五法”还不是特别优秀,她突出在唱得好,她的身法也在几部电影里越来越好,据说后来去和昆曲的老师学了身段。
但一个全国的剧种,它最重要的影响,最成名的“大师”都这样,那么这个剧种说是全国几大剧种是不是稍微有点单薄呢?
这五点也是我的五个疑问,我问与答也不一定全面和精准,所以,我写出来不过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明白的人有更深入清晰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