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方针,是中国 *** 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 *** 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提出背景
中国自1959年开始,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大放卫星夸大产量导致的巨额粮食征收,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大锅饭造成的农村粮食短缺,致使国民生计发生严重困难。
同时,由于左倾思维和民族本位的思想,当时的领导人拒绝苏联和美国的粮食援助,致使各地出现严重饥荒,进而导致工业发展也严重滞后。
社会意义
在中国 ***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具体指导下,到1962年,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96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八字方针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八字方针,是1961年1月中国 *** 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的方针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八字方针是在哪一年提出?
1960年9月30日。
八字方针,是中国 *** 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 *** 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从八字方针提出到十六字方针的确立。
不仅是内涵的丰富,而且是一种带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统一战线由过去的阶级联盟变成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爱国统一战线。
各民主党派由改革开放前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变成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与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联盟。
国民经济八字方针是指哪8个字
国民经济八字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是中国 *** 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即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
法律依据
《中国 *** *** 》规定 中国 *** 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 *** 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八字方针的内容
八字方针,即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要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成果,使其向纵深发展。要以少量的投资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配套成龙,发挥更大的经济效果。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提出背景
中国自1959年开始,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大放卫星夸大产量导致的巨额粮食征收,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大锅饭造成的农村粮食短缺,致使国民生计发生严重困难。
1960年6月, *** 在 *** 中央上海会议期间作了《十年总结》的报告,重新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要留有余地,宁可少些,让实际超过,打得太满,就会被动。
1960年7月, *** 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要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字方针
执行的八字方针是什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